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構築的群像:台灣當代建築名家訪談集》謝宗哲/編著 :



這本書還只看了《致力於建築文化推廣與環境改造的實踐家∕張基義》,很有趣味的訪談。


構築的群像:台灣當代建築名家訪談集

PORTRAITS of ARCHI-TECTONICS


內容簡介

  這個承先啟後的時代--
  一本當代建築創作軌跡的群像誌
  「回頭一看,一生中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計畫來的,但是我們卻都不斷地在做計畫。」--台灣現代建築領航者 姚仁喜
  「在戰鬥中你要保存自己對於生命的愉快、實力跟創作的熱情,這樣子你這個路才能夠走得長遠。」--從容優雅的建築演繹作家 胡碩峰
  「建築人很不幸的是天生浪漫,所以基本的法律常識極為忽略。有一天發現所有的執業都under 在法律之下,我們卻沒有一點法律知識時,就像走入叢林,走向戰場忘記戴頭盔。」--為建築改革奔走的有機建築先鋒 徐岩奇
  「我把我對空間的理想與別人對一個物品的看法,企圖在兩者之間找出一個適當的點。這可能會是他們對一個建築物的看法的極限,同時這是我對空間的理想,我會想努力去找到一個適當的地方來停在那裡。」--優雅自得的「釀酒師」型建築家 石昭永
  「我所扮演的角色裡面永遠有個第一人稱跟第三人稱,我的第一人稱叫做創作者,第三人稱叫做評論者。直到今天為止,在這兩者間的遊走也一直沒有停止。」--述說與創作並重的文藝復興型建築家 龔書章
  「要在完全陌生的場域裡面對話才能清楚地知道差異是什麼、才能了解創作上的選擇居然是一種文化的表現,你會在那種脫離的狀況裡會詰問自己,會更有一種eager(熱切的渴望)。」--兼具理性、感性與熱情的建築作家 楊家凱
  對建築師來說,畢業設計是建築教育的最終展現,但也是職業生涯的最初起點。本書中收錄16位當代台灣建築領域的青壯年中生代建築師,從畢業設計開始的職業生涯與哲學分享。除了繼續留在建築設計的崗位上耕耘之外,他們之中也有不少跨足工業設計、延伸至出版與藝術領域。
  本書為謝宗哲所主導、由LPA(Little People Architects)所進行採訪、編寫的當代建築師群像人物誌。從「畢業」開始,摸索這些啟動台灣現代建築先行者們的生涯路徑軌跡,探見他們在職業生涯路徑的分歧之中,抉擇與展望的進退智慧。
  這些訪談與分享,一方面展現出建築中來自創作者生命自身的面貌,另一方面這些帶著生命溫度的談話與分享也以極具人味的方式搭築了台灣建築史的傳承。
本書特色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阮慶岳、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創辦人楊恩達專文推薦
  ◆書中收錄16位建築師的畢業設計手稿,展現名家們對建築設計最原初的萌發
作者簡介
謝宗哲Sotetsu Sha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Atelier SHARE主持人。2009年開始發起LPA(Little People Architects)聯盟,以作為年輕建築師的共同創平台。譯有《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2002)、《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2007)、《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空間時間》(2008)、編有《Lost Paradise--失落的威尼斯紙上建築提案》(2010),以上皆由田園城市文化出版。著有《Pioneer Forever--建築家伊東豐雄》(2010,天下文化出版)。
 

目錄

推薦序:路徑的智慧∕阮慶岳
編序:嘗試記錄這個「承先啟後」的台灣建築世代∕謝宗哲
台灣現代建築領航者∕姚仁喜
從容優雅的建築演繹作家∕胡碩峰
具備洞察力與反省性格的實力派建築師∕張景堯
致力於建築文化推廣與環境改造的實踐家∕張基義
以台灣建築國際化為志業的開拓者∕劉育東
為建築改革奔走的有機建築先鋒∕徐岩奇
優雅自得的「釀酒師」型建築家∕石昭永
述說與創作並重的文藝復興型建築家∕龔書章
談笑風生的紳士型建築實力派∕黃明威
兼具理性、感性與熱情的建築作家∕楊家凱
鐵漢柔情的知性建築實作家∕曾瑋
洗鍊極簡美學建築代言人∕陸希傑
藝術/出版跨界的全方位建築實驗家∕劉克峰
順應風土節氣的自然派建築實踐團隊∕半畝塘(江文淵+何傳薪)
沈著冷靜的知性派建築美學作家∕林友寒
永無止境的開拓型建築實驗家∕劉國滄
Contributors PROFILE
附錄: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簡介
 

推薦序
路徑的智慧∕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對我來講,由謝宗哲先生主持的台灣當代建築人訪談記錄,所收編而成的《構築的群像-台灣當代建築名家訪談集》,是一本讀來愉悅也引人思索的建築歷史書籍。
  這是與正統歷史書寫(譬如所謂的正史)有所區別的書寫法。相對來講,是更偏向直接以人為主體來作紀錄,也看重「人」的個體位置,在時代共同的環境大背景下,如何行走、思考與應對的路徑過程。因此,並不蓄意去作出歸類與判斷,也不強調個體的成就與貢獻為何,而是透過相對客觀、人性並且輕鬆的問答扣敲,讓受採訪的「人」,能夠以自我真實的經驗來作陳述,鋪出來一個更貼近閱讀者位置點,以能引發聯想、共鳴與反思的時代大拼圖。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客觀與旁述的小歷史書寫法吧!
  因此,全書最引人處,自然落在每個受訪者的人生路徑上。這樣路徑的時間範圍,以受訪者的建築專業教育作啟始,大半都從各自的大學教育為軸線起點,談所遇到的老師與畢業設計等,再慢慢衍伸到各自的生涯發展,並談論到對現實應對的感受與對建築的想像憧憬。
  這樣的書籍結構方式,讓我聯想到也是由謝宗哲所翻譯、五十嵐太郎所著的《邁向建築的軌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在這本涵蓋了多位前輩與中生代日本建築師(例如塚本由晴、西澤立衛、藤本壯介、藤森照信等)的訪談集裡,核心聚焦在如書名所直指的畢業設計上,似乎有些意圖在個人學習建築時的初衷與此刻狀態間作對比,以及探討從中所衍生的,當純粹的理念在與現實遭逢後,究竟是會有何差異及因之而得的可能啟發。
  然而,謝宗哲的這本《構築的群像-台灣當代建築名家訪談集》,雖然似乎也以此做出發,但重點卻相對移轉到受訪者的生涯路徑上。在本書第一篇對姚仁喜建築師的訪談裡,一開始就清楚地點明了想訪談的三個面向,其中包括了前述的求學與畢業設計、生涯發展,以及我認為是本書重點的:「第三個部分則是您目前所持續在進行的,以及您所認為您執著的事情,或是說你在建築路上有一些想分享的其他面向的事情。」
  透過這部分的談話記錄,事實上可以更貼近台灣當代建築人的心脈狀態,讓我們能直接聆聽到每位受訪著的心路歷程(或是甘苦點滴),以及更重要的,從中理解與學習到他們在生命與現實裡,展現出來在面對各樣路徑的分岔與歧異時,如何抉擇與展望時的進退智慧。
  這樣的智慧,事實上已經很貼近每個人的人生觀了。而且於我,這或者也是本書的最大價值所在:讓我們得以閱讀到台灣當代的代表性建築人,透過訪談來陳述或攤露自我的人生態度與價值觀。
  因為,所謂閱讀作品,其實都是間接地在閱讀創作者,以及閱讀著創作者的人生觀,甚至更理想地,也能聆聽到那背後的時代波濤聲響。
編序
嘗試記錄這個「承先啟後」的台灣建築世代∕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發起人 謝宗哲
  在資訊流動迅速的這個年代,各種領域的跨國交流已經變得無比頻繁,建築界當然也毫不例外。我們或許已經很了解世界級建築大師們如Richard Rogers、Rem Koolhaas、伊東豐雄及安藤忠雄的創作歷程,但或許我們還更需要一種和我們同樣是成長於這塊土地的建築前輩們的寶貴經驗,來作為我們實際進行建築學習與修業上的參考。因此,本書的企劃希望將焦點轉向帶領國內建築提升的台灣建築師們,想從他們進行建築創作的源頭,也就是畢業設計作為訪談的開始,了解他們在邁向建築之初所想的事與當前從事建築實務操作的處境。本書企圖藉由這些建築師們建築學習生涯與創作歷程的「跨時空實況轉播」,來深刻了解活躍於台灣境內及國際建築舞台的建築名家們究竟是如何擁有今天的成就,以提供年輕建築學子們走向成功之路的借鏡。同時,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訪談活動,藉由人物誌的方式來進行台灣當代建築創作軌跡的另類記錄。
  基於這樣的企圖心所架構出來的實際工作採訪量相當驚人,於是筆者號召了在二○○九年秋天一起攜手角逐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代表權的夥伴們—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簡稱LPA,成員包括:謝宗哲、王(吉吉)、方瑋、林建華、楓川秀雅、羅曜辰)一起進行這個非常吃重的訪談與記錄整理的工作,歷經整整一年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果。對於採訪對象的選定上採取的是「回憶式」的探索,也就是由我們先自我提問地去回溯「學習建築以來,認為對個人而言最為印象深刻、同時也是啟發自身最多的台灣建築師有哪些人」來作為初步選擇的標準。這樣的做法或許稍嫌rough,而且很顯然地也存在著某種「偏見」,不過身為小人物的我們或許也只能從這樣的起點開始探索,累積一定的量之後也就能夠呈現某種有意思的觀點。因此我們首先設定出「邊界條件」,也就是先把採樣的範圍給框架出來,將姚仁喜先生設定為第一波訪談建築師中的「最長者」,而讓其他受訪者大致會是落在四十至六十歲(二○一一年現在)之青壯年建築師的這個範疇裡。粗略估算之下,這群建築師也的確就是台灣當代建築領域中最具「承先啟後」特質的世代,大約是在七○年代到八○年代於台灣受建築教育後,再輾轉前往歐美留學、於九○年代學成歸國回到台灣而發揮無比影響力的中堅級建築師。
  話說回來,又是承「誰」之先、啟「誰」之後呢?首先是關於承「先」的部份,也就是啟動台灣現代建築發展的先行者。也許建築學家陳凱劭先生所稱頌的、三○年代的成大建築之父千千岩助太郎先生之歷史已經因為久遠而較不為人知,不過創建了東海建築系並與貝聿銘先生共同設計了東海教堂的陳其寬先生或許就與我們的記憶較為靠近了吧。然後則是引進歐美五年制建築教育,導引東海建築系朝向開放、獨立且具理想主義色彩之方向發展的漢寶德先生更是對台灣建築界帶來無比深遠的影響。接下來,當然就是最具爭議性的,就是設計曾經貴為世界第一高樓--台北一○一的李祖原建築師了。雖然李先生從八○年代起以中國傳統建築現代化的建築形式掀起一股屬於台灣的後現代主義建築旋風,但是卻也因為其過於強烈的美學性格與巨大的量體對都市環境造成衝擊而遭遇了毀譽參半的評價;然而不可諱言的是他的確建立了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建築界上的可見度,而成為當初較為封閉的台灣建築界中一扇和世界互通的窗口。另外,當然也還包括從六○年代初就與費宗澄先生合作、致力於台灣建築品質提升的建築實務工作而不遺餘力,甚至一直到現在仍扮演著守護台灣建築界永續發展的長者、擔任台灣建築改革社初任社長的陳邁先生。台灣建築界在今天日漸開放並臻於成熟的境界(當然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陳邁先生有著功不可沒的地位。至於啟「後」的部份,基於一份負責而不迴避的立場,指的當然就是目前的我們這一代,也就是在二○一一年當下、年輕建築師彭文苑先生口中的二八∕三八世代,或者更精確地說,是所謂的六年級後段班(民國六十五年次前後)的這群既不夠成熟穩健、但也不再是那般青澀與生疏的年輕建築人。畢竟對於今後台灣建築文明的永續發展,你我都有著不得不承擔的重擔與責任,不是嗎。
  經過無數次的討論與研議之下,LPA 們最後成功採訪並整理成記錄的共有十六位建築師,包括作為台灣現代建築領航者的姚仁喜先生、從容優雅的建築演繹作家-胡碩峰先生、具備洞察力與反省性格的實力派建築師-張景堯先生、致力於建築文化推廣與環境改造的實踐家-張基義先生、以台灣建築國際化為志業的開拓者-劉育東先生、為建築改革奔走的有機建築先鋒-徐岩奇先生、優雅自得的「釀酒師」型建築家-石昭永先生、述說與創作並重的文藝復興型建築家-龔書章先生、談笑風生的紳士型建築實力派-黃明威先生、兼具理性、感性與熱情的建築作家-楊家凱先生、鐵漢柔情的知性建築實作家-曾瑋先生、洗鍊極簡美學建築代言人-陸希傑先生、藝術∕出版跨界的全方位建築實驗家-劉克峰先生、順應風土節氣的自然派建築實踐團隊-半畝塘(江文淵先生+何傳薪先生)、沈著冷靜的知性派建築美學作家-林友寒先生、永無止境的開拓型建築實驗家-劉國滄先生。
  訪談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發生一問一答的刻板狀況,因此我們有意識地採取了比較輕鬆的對談方式來進行,並follow受訪者的反應來微調討論的方式,將整個談話的氣氛維持在一個活絡而生動、趣味盎然的狀態中。雖然順序不一,但我們所設定的內容大致上包括了建築師的基本背景資料(出身於哪個學校、何時開始做建築等等情報)、不同學校及環境背景所受之建築設計教育的差異、畢業設計(含國內與國外時期)中所思考的事(那時候的時空)與現在的處境(包括代表作、建築論述以及今後的努力方向等等)。最後則請他們提出對於台灣當代建築發展的未來的看法,請他們指引台灣建築人的機會與出路,同時也請教他們給與年輕建築學子的建議與叮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到幸福的是,這些前輩們毫不保留地分享著他們的過往經驗,也讓我們看到當初他們在學生時代所繪製的手稿及相關的照片這些寶貴的資料,同時也感受到同樣身為建築人的那份熟悉感與歸屬感,我想那是一份在同一條路上努力奔跑的感動吧。除了講述著設計操作與實務執行過程中的各種遭遇、也讓我們在那瞬間彷彿進入了那個屬於他們有著青春回憶場景的時空裡。當然也不乏有前輩指出新一代年輕人有著眼高手低與無病呻吟的毛病,但那份出於愛護與珍惜的指責在那當下也如同晨鐘般地響亮而敲醒了原本沈睡與恍惚的我們的心靈。這樣的一個採訪∕座談的企劃大大地超越了我們LPA 那份原本基於「作記錄與分享」的想像。它促使我們自身做出某種深刻的「反省」,同時也激發了我們某種不期然的「自覺」。就在整理這份訪談資料與編輯的漫長過程中,我們也奇跡似地在二○一○年一二月台北城中藝術特區辦了首次的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個展、二○一一年三月在府都KIAN TIOK 有了巡迴展、並受邀展出「台灣集合住宅的未來預想圖」。更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更在日本建築學家五十嵐太郎教授的推薦下,受UIA(世界建築家大會)當局邀請,即將在二○一一年秋以「台灣建築展-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的名義參與Collateral Event之橫濱三年展(Yokohama Triennale)的展出 。這或許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那樣,是來自一份「自覺」之下,因著自發性地想去做點什麼事,而所領受到的祝福吧。
  衷心期盼本書的出版能夠聊表我們作為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對於建築先行者們的一份尊敬與感激的心意,並作為得以呼籲建築後起之秀一起為台灣建築未來持續奔跑的觸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