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Libeskind, Daniel Breaking Ground: An Immigrant's Journey from Poland to Ground Zero

 這個月為準備演講 讀了此書的末章可以說是精彩極了.

  約十年前我注意到 Daniel Libeskind 是Essex 大學的"學長":有意思的是他碩士畢業之後就到美國去任教.....



偉大的建築,一如偉大的文學作品,或者詩和音樂,都能說出靈魂深處的精彩故事。
第十一章 信念 還有許多精湛的見解,很值得參考與討論。譬如說"整塊區域構思為21世紀可持續經營的典範.....總體規劃納入了嚴格的設計方針,每棟建築,每個公共空間都得採用生態工法,以確保......
 Daniel Libeskind 破土:生活與建築的冒險Breaking Ground: Adventures in Life and Architecture  吳家恆 譯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光影交舞石頭記──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 出版社 2006年Libeskind, Daniel Breaking Ground: An Immigran...

然而  Daniel Libeskind 正如其他的大師般 其作品只不過是 世間的"渺滄海之一粟"。

33FACEBOOK給沈兄
自是辛苦不尋常. 可嘆微臣無力可回天。「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Libeskind, Daniel Breaking Ground: An Immigrant's Journey from Poland to Ground Zero 結尾引希伯來書當時覺得它的翻譯有點怪
今天查一下:

11 Now faith is the substance of things hoped for, the evidence of things not seen.

Now faith is confidence in what we hope for and assurance about what we do not see. (NIV)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思高本)




 ----
以下是2008年的筆記
Columbia Encyclopedia: Libeskind, Daniel,
1946–, American architect, b. Łódź, Poland. He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9, becoming a citizen in 1965. He has held a number of teaching posts, notably at the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1978–85) and the universities of Pennsylvania and Toronto, and early in his career was known mainly as an academic and theorist. His first major building, the dramatic Jewish Museum Berlin (2001), has an angular titanium-on-zinc exterior, a floor plan reminiscent of the Magen David, and an empty, concrete-walled space (the Void) symbolic of the absence wrought by the Holocaust. His other designs include the Felix Nussbaum Museum, Osnabrück, Germany (1998); the Imperial War Museum, Manchester, England (2002); the Danish Jewish Museum, Copenhagen (2004); the Wohl Convention Center, Tel Aviv (2005); the Hyundai office tower, Seoul (2005); and the Denver Art Museum addition (2006). Libeskind became world famous in 2003 when he won the design competition for the master rebuilding plan for New York's World Trade Center site, but in the years since his role in the project has been severely curtailed. His books include Between Zero and Infinity (1981), Countersign (1992), and The Space of Encounter (2001).
Bibliography
See his memoir, Breaking Ground: An Immigrant's Journey from Poland to Ground Zero (2004).


奇怪 一時竟然沒找到台灣版本
光影交舞石頭記(PE0322)──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
Breaking Ground: Adventures in Life and Architecture

作者:丹尼爾‧李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
譯者:吳家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
「我要我的建築優雅而自然地老去。」
也許,我們從沒想過建築可以是一個敘述體,一個療癒空間,重建歷史論述。
李伯斯金的建築作品,回歸地方、文化、族群、個人的歷史,聆聽石頭的聲音,講述流動的時間故事。傾斜的地板、不成直角的牆 角、圓弧的屋頂、偎著罅隙透現的光、無盡反射折射的水晶體,沒有一個空間不讓人駐足反思──從刻滿世代傷痕與哀悼氣氛的猶太博物館,到垂垂老矣的維多利亞 與亞伯特博物館旁的螺旋體,拆解衝突本質的帝國戰爭博物館,重現畫家密閉幽室的努斯包姆美術館,乃至世貿重建案中呼應自由女神火炬的「自由塔」,將雙塔崩 塌時刻凝結的「光之楔」。
本書除了闡述建築師自己的創作理念,更穿插他對生命、家族、文化根源及對建築這個行業的省思。讀者被感性、詩意的文字綿密包裹之際,無意中或許會找到猶太博物館中那扇不存在的門。這不只是一本建築師的回憶錄。
作 者 簡 介
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
猶太裔波蘭人,一九四六年生於波蘭中部的羅茲,父母是大屠殺的倖存者。一九五七年舉家遷往以色列,一九五九年定居 紐約。從小音樂造詣頗高,善於演奏手風琴。後來立志成為建築師。建築作品遍佈世界各地,有柏林猶太博物館、歐斯納布呂克努斯包姆美術館、曼徹斯特帝國戰爭 博物館;正在進行的博物館興建案有丹佛美術館、多倫多皇家博物館、舊金山猶太博物館;在瑞士、義大利、德國、英格蘭、愛爾蘭都有文化及商業合作案。一九九 ○年創立李伯斯金工作室(Studio Daniel Libeskind),並擔任首席設計師。二○○三年二月獲選為紐約世貿中心重建案的總體規畫建築師。
譯 者 簡 介
吳家恆
政治大學法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曾任職智庫文化、天下雜誌、康健雜誌、時報出版,現專事翻譯、撰稿、編輯,並在大學授課、主持廣播節目。(wu.chiaheng@gmail.com)
目 錄
推薦序 追求夢想的建築師/王澤
第一章 地基
第二章 地方感
第三章 光
第四章 建築
第五章 面容
第六章 心血
第七章 提案
第八章 看不見的力量
第九章 材料
第十章 勉強的結合
第十一章 信念
致謝詞

破土:生活與建築的冒險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建筑师的骨气
伟大的建筑,一如伟大的文学作品,或者诗和音乐,都能说出灵魂深处的精彩故事。

也许,我们从没有想过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空间。
李布斯金的建筑作品,回归地域、文化、族群、个人的历史,聆听石头的声音,讲述流动的时间故事。倾斜的地板、不成直角的墙角,圆弧的屋顶、由罅隙倾泻而下 的光、无尽反射的水晶体,没有一个空间不让人驻足反思——从刻满世代伤痕与哀悼气氛的柏林犹太博物馆,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旁的螺旋体,拆解冲突本 质的帝国战争博物馆,重现画家密闭幽室的努斯鲍姆美术馆,乃至世界贸易中心重建项目中呼应自由女神火炬的“自由塔”,将双塔崩塌时刻凝结的“光之楔”。
本书除了阐述建筑师自己的创作理念,更穿插他对生命、家族、文化根源及对建筑这个行业的省思。这不只是一本建筑师的回忆录。


我在库珀联合学院(Cooper Union)上过迈耶和艾森曼的课,也算做过他们的属下。20世纪60年代末,理查德·迈耶是“纽约五人组”(The New York Five)的成员之一。这个由前卫建筑师组成的松散组织还包括查尔斯·格瓦思米、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还有跟我亦师亦友的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他当过库珀联合学院建筑系的系主任;这个小组由艾森曼率领。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迈耶的助手,那是1968年。如今理查德·迈耶最有名的作品大概是洛杉矶的格蒂美术馆(Getty
Center),当时他以极白、极具几何图形的新柯布西耶(neo-Corbusian)风格设计而闻名。


迈耶的办公室跟他的作品一样,光滑,有如机器,一片沉静。助手们坐在桌前,桌上摊开一本本大师的著作《建筑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Architect),静静临摹着书上各种形状的曲线。经过一整天不动脑筋的机械动作之后,我心想,这不是我该做的事。那该怎么办?第二天,我称病不去。过了一天,我又打电话请假。再过一天也是。这样过了一个星期之后,迈耶打电话到我家。“你真的生病了吗?”他问道。

“理查德,”我说:“实不相瞒,这事我做不来。我心中的建筑不是这样的,这不是我想做的。”

有很多方式可描述艾森曼这个人——聪明、打破窠臼、创意泉涌——但是没人说过他有人情味。虽然我也曾是他班上的学生,但我到他创建的纽约建筑与都市研究学院(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替他工作的第一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我在英国,刚念完硕士,跟尼娜一起回纽约,一贫如洗。艾森曼不仅答应给我一份工作,也答应第一天就开一张支票给我,好让我们撑过去。但我去找他的时候,他给了我一把扫帚,要我把办公室扫一扫。才刚进门,就强要人低头。我来是要从事建筑的,不是扫地,所以我拒绝了。

“你到底要这张支票——还是不要?”他手里拿着支票问我。

“你自己留着吧。”我说完转身就走。之后10年,我们没再讲过半句话。

当时我还年轻,可能还不了解自己在这世界的位置。但我肯定,不用脑袋的临摹和扫地,绝不是我要的。-- 文摘自著名建筑师李布斯金《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美]丹尼尔·李布斯金 著 吴家恒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6.00元】

 匡溪艺术学院在美国密歇根州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山上,离最近的城市底特律开车也要一个小时。建筑系没有任何课程安排,学生从入学起搞一个题目(极少数人搞两至三个),搞完了就毕业,一般总要两三年。
  张永和 文
  张永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1982年初的一天,隆冬晴雪,我们一行人在匡溪艺术学院校园里到处寻找建筑系。遍寻不着,叫住一个学生问路,他指着我们前面不远的一行三人说 道:“跟他们走就到了建筑系,如果你们认为那是建筑系的话。”听得出来他话中有话。没时间多问,我们便尾随那三人进了一个半地下的工作室。等到在明亮的雪 地里缩得极小的瞳孔放大开了之后,才发现眼前满是艺术作品:炭笔画、丝网印刷版画、各种雕塑——木头的、陶瓷的……我正在琢磨这里到底是绘画系还是雕塑 系,旁边一个同来的朋友已恍然大悟地告诉我:“这儿就是建筑系!”
  这里静悄悄的;不像我们自己的工作室,摇滚乐总是放得震耳欲聋。天花板很低,使本来已挺拥挤的工作室,到处显得满满的。建筑系主任,也是这里唯 一的建筑学教授,对我们抱怨道:“地方实在太小,每年最多只能招收十五个学生。”他姓李布斯金,名丹尼尔,波兰人,三十来岁,个子不高,一张方脸,有棱有 角的。
  在工作室里遛了一圈,除了一个日本留学生搞的东西看得出是房子,其余的似乎都是绘画或雕塑,和建筑没什么联系。然而细看之下,就发现它们与一般 的绘画和雕塑不同。卡尔·朱的雕塑看上去更像一个大尺度结构的缩小模型,人们很容易想像自己(人形)处于这个雕塑之中的情形。也就是说这个雕塑暗示了一种 不是雕塑而是建筑的性质:可居性。泰国留学生塔拿普拉的《都市世界》也是异曲同工。雕塑家贾柯梅蒂对这些作品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雕塑 《城市广场》:一块平板上几个人形向不同的方向走去;人形的动感创造了广场的空荡感觉。这里建筑好像是用作素材,被作者变形了、抽象了。
  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品在一间没有窗子的小房间里,是两个年龄较大的学生的合作。我也不知为什么喜欢它:它显然象征着什么,我也琢磨不出来,人家讲给我听,我也没听懂。这件作品有种神秘的力量深深地感动着我。至于它的建筑性在哪里,恐怕只有天知道。
  一个穿着围裙、浑身是土的学生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件刚出炉的陶塑。他的眼睛和他的同学们一样,放出一种特殊的光芒,令人联想到修道士。其 实他们的生活和真的修道士也差不多。匡溪艺术学院在美国密歇根州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山上,离最近的城市底特律开车也要一个小时。建筑系没有任何课程安排,学 生从入学起搞一个题目(极少数人搞两至三个),搞完了就毕业,一般总要两三年。多数学生一年365天全部在工作室里,难怪泡出了这种献身建筑(或艺术)的 目光。
  李布斯金教授的目光好像不及学生们来得清澈,却也明亮。他一听我是中国来的,就马上提到有一位中国建筑教授是匡溪的毕业生,并请我代他问候。我想大概是清华的吴良镛先生。
  看到李教授的学生们的作品,他自己的东西也可想而知。同一组题为《尽端空间》的作品,尽管标题各有千秋,看上去实是大同小异。作为纯绘画来讲, 他的画构图均衡严整,繁而不乱,组织得疏密有序,还颇有一种音乐感,画面上火柴棍似的简单建筑型体像交响乐队中的一件件乐器,在一定的结构里面组成既复杂 又和谐的整体。
  匡溪的师生们还试着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诗的意境,主要是通过象征的手法,似乎比较勉强,倒不如中国传统建筑中常把诗句直接写在墙柱牌匾上来得明了。我自己在写硕士论文时也曾模仿匡溪的方法用唐诗作题材画过几张,想试试中西合璧在这方面的可能性。
  匡溪搞的这套到底算不算建筑?我自己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到目前为止,美国建筑师学会仍不承认匡溪的建筑硕士学位,等于是消极地回答了这 一问题。但不知能否效法其他学科,把匡溪的东西算作“理论建筑”。实际上他们这伙学生大多数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些还开过自己的事务所;他们回到学校来 读研究生(匡溪只有硕士学位),到底可以学点儿什么,也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和李布斯金教授见过五面,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只记住了李说的一句话,是1996年在北京那次。清华讲演后,我们一起吃晚饭。席间我谈起我的一 个理想:在中国办一所先锋的建筑学校。我以为李一定会认同。不想李说:就是办所建筑学校,不一定先锋。我当时没马上反应过来他的意思;来回琢磨,形成了这 样的理解:从事建筑,包括建筑实践和建筑教育,首先要有个认真严肃的态度,先锋不先锋并不重要。先锋是一个相对狭窄的思考方式。无论李讲的是否真是这么回 事,这句话后来对我工作影响很大。


(1946– )
Polish-born American architect. He studied with John Hejduk (see also New York Five) and enjoyed a varied career in architectural academe where, it has been said, he was essentially ‘isolated from the practicalities and resultant compromise inherent in building’. He designed the City Edge project, Berlin (1987), an influential proposal that ripped through established geometries of urban fabric, responding to the logic of the Berlin Wall by slicing up territory, so his approach is the antithesis of that of Léon Krier and others who have rediscovered the city and argued for the repair and restoration of traditional forms, spaces, volumes, and streets. In 1989 he won the competition to design the Jewish Museum, Berlin (opened 2001—its voids supposedly represent the silences left by the Holocaust, and its slash-like lines connect the addresses of some of Berlin's vanished Jews, though how this is intended to be read is a moot point), and he employed similar bleak geometries in the Felix Nussbaum Museum, Osnabrück, Germany (opened 1998—the in-teriors of which cause visitors to experience an alarming lack of orientation). He is associated with Deconstructivism, notably at the Imperial War Museum, Salford Quays, Manchester (2000–2—composed as a series of shard-like fragments). His master-plan for the replacement of Yamasaki's World Trade Center, NYC (2002–3—which will carry a burden of symbolism, interpretations of which may not be what are intended), and the Studio Weil, Port d'Andraxt, Mallorca (2001–3), demonstrate his handling of two projects differing hugely in scale. Contrary to popular ideas, he produced a conceptual design for the Ground Zero ‘Freedom’ tower: the final result (largely the creation of David M. Childs of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may be quite different. His first completed London building was the Graduate Centre,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Holloway Road ((2001–4—Libeskind claims it was inspired by the constellation of Orion), the jagged external form of which is an event on the street, rather than any attempt to draw together a disparate collection of unrelated elements. His extension to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Canada (2002–5), is in a similar noisy style. Libeskind's manner of building has been seen as paradigmatic by some, but it does not co-exist serenely with established urban grain, and a certain unease has been expressed by others about the proliferation of Deconstructivist buildings.
Bibliography
  • Kalman (1994)
  • Jencks (2002)
  • Johnson & Wigley (1988)
  • Libeskind (1997, 2001)
  • A. Müller (ed.) (1990)
  • Salingaros et al. (2004)
  • The Times (13 Jan. 2004), T2, 16
The full bibliography for this book is available to download as a pdf file.
Download the bibliography for A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DF: 1.2MB)


出處http://www.feihong.info/daniellibeskind/
更多作品介紹: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其他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1946年出生于波兰一个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犹太人家庭。他的双亲以及10名兄弟姐妹都经历过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迫 害,最后只有其父和一个姑妈熬过苦难,得以幸存。1959年,当时年仅13岁的利贝斯金德跟随家人迁往以色列,以后又乘船移民美国,来到纽约。利贝斯金德 在纽约读完中学后,进入大学先学习音乐,后来转到建筑系。毕业后,利贝斯金德以德国柏林为基地,组建了自己的建筑设计所。
他曾于北美、欧洲、日本、澳洲及南美各大学教书与演讲, 1986年他曾指导位于意大利米兰的私人公益建筑机构「Architecture Intermundium」, 曾任教于哈佛、耶鲁、伊利诺、南加大、德国汉堡学院等大学。
Daniel Libeskind的创作不仅是建筑, 亦被视为艺术, 其展览遍及欧洲、以色列、日本与美国, 轰动一时的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所展示的「解构主义建筑展」中, 他是其中重要的展览者之一。现居于柏林, 并积极的参与国际竞图。
Libeskind,满头银发,戴一副厚框眼镜。他的作品向来以反偶像崇拜风格见长,特别是他的博物馆设计备受青睐。他的主要设计有柏林的犹太 人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犹太人博物馆、英国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伦敦城市大学的研究生中心、瑞士的一家购物中心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展览中心等。 2001年,他成为第一位荣获“广岛艺术奖”的建筑师,以表扬其作品“对推动谅解与和平”的贡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