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德國"啟蒙藝術展"/ 艾未未的被捕,進一步激化了爭論


關於"啟蒙的藝術"的爭論
艾未未的被捕,進一步激化了德國媒體和文化界對"啟蒙的藝術"的爭論。德國文化部長要求中國政府釋放艾未未,同時表示反對提前結束展覽;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勒則抨擊展覽是粉飾專制政權。


德國文化部長貝恩德•諾伊曼(Bernd Neumann,基民盟)在4月10日的《星期日圖片報》撰文寫道:“應該強烈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艾未未,我們必須為此繼續加強干預,因為,不能讓專制政權為所欲為的拘捕行徑繼續下去,公開的國際壓力會有助益。” 但是,他同時拒絕提前結束“啟蒙的藝術”展,認為這個​​展覽倡導寬容和自由,必須利用伴隨展覽的活動為中國的藝術自由而努力。



撤不撤展成為爭論焦點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塔米勒•米勒(Herta Müller)對《焦點》雜誌表示,她不理解為什麼德國人一定要把最好的藝術品提供給國家博物館這樣一個中共政權的“面子工程” ,這些藝術品現在成了“一個粉飾專制政權的宣傳秀”。



米勒主張對中國當權者採取“果斷的路線”,她說:“我認為,這個政權只有被孤立,才會學到一點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人民。專制獨裁只有在壓力下才會學習。德國目前對中國採取的,恰恰是與壓力相反的做法。”

聯邦政府人權事務專員馬庫斯•勒寧(Markus Löning)則主張繼續展覽,他對《德新社》表示,這個展覽正是讓中共“最為惱火的事”,“啟蒙的思想從實質上說就是主張人權和個體的尊嚴,這些恰恰是我們必須向中國輸送的價值觀。”

主辦“啟蒙的藝術”展的三大德國博物館館長4月9日在《法蘭克福匯報》聯名發表文章,表示“完全贊成”針對中國當局的批評,但是反對提前撤展。



他們寫道:“基於當前的事件關閉在北京的展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們拒絕合作,又將如何認識和評價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理解力及其民眾呢?對博物館來說,與收藏品來源國也包括與專制的政治制度維持關係,是理所當然的。文化項目不僅是超越邊界的,而且也是超越制度的。”



《每日鏡報》(4月10日)對西方大博物館被“中國的巨額市場吸引”提出批評,認為它們“日益以利潤為準,將市場優先於道德”。評論寫道:“一個得到國家資助保障的機構領導人,如德累斯頓國家藝術博物館館長,附和一個沒有法制的暴政制度,就更加糟糕。他必須為艾未未爭取自由,他可以將藝術珍品取回來,此外他在北京並不會失去什麼。”

無法迴避艾未未

《南德意志報》(4月10日)認為,伴隨展覽的10場沙龍“從而也在政治上具有爆炸性”。在星期六(4月9日)的沙龍上,儘管人們不願明顯地“冒犯中國當權者”,大都迴避艾未未這個名字, “可是,艾未未被捕的消息,就像揮之不去的陰影一樣,出沒於克勒惠支的木雕上,穿行於沙龍的所有問候、報告和討論發言中。”

報導說,“……對話總比不對話好,儘管這次只有60人參加,其中德國人比中國人多。中國人要么害怕了,因為'啟蒙的藝術'已經成為政治事件,要么他們就被警告不要參加沙龍。”



編譯:林泉

責編:敏芬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3/28
德國"啟蒙藝術展"在北京開幕在即,德文媒體認為,這一展出的現實意義在於,啟蒙時代所奠定的人權和自由價值恰恰是專制的中國今天所需要的。
但是,德國主辦方告誡不可期待過高。

《歐洲在線雜誌》(3月24日)刊登《德新社》記者為該刊撰寫的報導,題為"'啟蒙藝術'在中國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認為"自由取代專制"、"理性取代教條"等啟蒙運動的價值"在當今中國可能會產生政治爆炸效應"。

該文寫道: "可以'在天安門廣場旁邊啟蒙'嗎?對於這個問題,德國在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文化項目必須予以回答。4月1日,'啟蒙藝術展'將在北京裝修一新的國家博物館開幕,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自由民主黨)親臨其境。這個地方很尷尬,博物館緊挨著天安門廣場,1989年,大學生在那里為了爭取民主而絕食;博物館北邊是長安街,當年坦克車和軍隊血腥鎮壓人民起義的地方。

"博物館的後面是公安部和國家安全部,它們如今採取一切手段,阻止中國人民'被啟蒙'去自己掌握命運。僅僅這個地點,就已經產生'張力'或者'通往現在的橋樑',德國組織者對此津津樂道。通過'對話啟蒙' 這個附帶節目,應讓中國方面在'沙龍'中了解在歐洲奠定了人權和自由價值的那個時代及其思想。"

報導指出: "啟蒙運動的意義一直影響到今天。在18世紀,人的理性成為萬物的標準,公民們奮起反抗統治者的無限權力。自由取代專制,在今天中國的共產黨專制下,這個要求太合乎時代的需要了。但是,不要期待過高,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Michael Schaefer)說:'我們想要的不是政治教育,而是社會對話。'他說,所涉及的不是'藍圖',德國不想將自己的社會模式描繪成'唯一造福的製度'。

雙方的對話核心不同

"組織對話的墨卡託基金會(Stiftung Mercator)的安德烈•維肯斯(André Wilkens)想要的是'相互學習':'我們來中國不是要從事(思想)革新工作,而是要推進交流。' 維肯斯證實:在選擇參加對話的人選時,中國的合作夥伴當然是有發言權的。'我們在所有事務上都與國家博物館協調。'比如,那個麻煩的世界聞名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因為批評政權而不許在中國開辦展覽,不會參加這次的正式討論。但是,德國方面想邀請他參加一個畫廊的小一些的非正式論壇。"

這篇文章最後寫道:"對中國方面來說,對話的核心也不一定是啟蒙運動的價值如思想解放或者批評性的公眾。他們特別強調歐洲發展的黑暗篇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猶太人,尤其是殖民主義,中國也曾受過其害。維肯斯告知:'中國方面問道: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誰要是有這個想法,中國應該遵從啟蒙運動的政治價值並且以歐洲為榜樣,中國的對話夥伴也已經準備好了回答:'你們或許想讓我們也經歷這些陰暗面嗎?'"

編譯:林泉

責編:達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