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是北京商務中心區的一座中國中央電視台所有建築物,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由德國人奧雷·舍人和荷蘭人庫哈斯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3]。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並列的有北京當代萬國城和國家體育場。之後,在網路上盛傳設計師庫哈斯解釋其設計初衷為男女生殖崇拜。[4] 為此,庫哈斯在網站上刊登聲明辟謠。[5]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50億人民幣建成,而其中一座北配樓已經在2009年2月9日元宵節的大火中嚴重焚毀。2009年10月底開始進行修復工作,並於2012年5月16日竣工[6]。體育頻道是首先搬入新台址的部門。
誰害怕中國人?
《日報》認為,新落成的央視大樓很醜陋,與其初衷相背,成了建築藝術的恥辱。而北京的這類醜陋建築比比皆是。 《世界報》評論說,對於崛起的中國,西方缺乏政治戰略的遠景。
(德國之聲中文網)針對中央電視台新址主樓竣工,《日報》5月16日認為,"這在中國是不尋常的,通常情況下,搬進這樣一個富麗堂皇的建築,任何中國企業都會不失時機地以相應的富麗堂皇去慶祝的,特別是這幢樓關係到中國的最大國家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新總部,而且是在北京的最佳位置。然而,星期三晚上的正式開幕儀式很節制。
"可能原因在於,這個醜陋的大建築經過一共10年的建造,吞掉了數十億美元,從4年前開始看上去似乎已經建好,從而對北京人來說不再是真正的轟動新聞了。……
"我們從而就遇到了第二個原因,這個怪異建築從一開始就沒有好風水,……其使用面積43萬平米,是僅次於華盛頓五角大樓的世界第二大辦公樓。
"然而,按照傳統的風水學說,(央視大樓)建造的尖角太多、太冷、太粗笨,從各個方面都招邪靈。也就是說,到處都有很大的穿堂風。"
"建築藝術的恥辱"
"事實上這個區塊對稱的樓房雖然引起轟動,讓人第一眼看到會因其傾斜的龐大建築目瞪口呆。可是這個大建築也是醜陋的,幾乎沒有一個北京人真正從心底里喜歡它。是一位出租車司機第一個將這個建築比作穿舊了的褲衩(大褲衩),從此這個名字在俗語中不脛而走。"
該報認為:"然而建築師也沒有給央視塔樓帶來光彩,德國建築師奧雷·舍仁(Ole Scheeren)與荷蘭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設計的結構,並負責建築工程的完成。然而,從交通和環境政策角度來看,他們製造的是一個巨大的建築錯誤,在其它地方沒有類似的建築,也沒有歐洲建築師會再設計這樣的藍圖。
"1萬名工作人員每天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同時進入和離開這個大樓。在北京本已擁擠不堪的這個角落,這一龐大建築恐怕會進一步導致交通完全癱瘓。"
文章指出:"……本來計劃是要作為北京的新標誌和現代化中國的象徵的,結果卻成了建築藝術的恥辱和污點。令人遺憾的是,在中國首都,由於狂妄自大,此類建築比比皆是。"
"誰害怕中國人?"
《世界報》5月16日在評介對話錄《21世紀是屬於中國的嗎? 》時寫道:"誰害怕中國人?可能有人會以為所有人都害怕,從持續衰弱的歐洲人同樣還有債台高築的美國人,到日益老化的日本社會以及與中國相鄰的國家。然而,與美國人不同的是,歐洲人沒有辦法抑制自己的恐懼。
"誰想知道,面對北京,歐洲有什麼樣的政治戰略,他只會一無所知。歐洲將中國視為出口市場,對它沒有什麼政治上的遠景。美國卻不是這樣,那裡的主要人物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就在思考,下個世紀是否會是中國的世紀以及西方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做出回應。從要求重新振興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針對蘇聯所設計的遏制政策,到提供廣泛的合作,各種想法應有盡有。"
評論說,該書對話者中只有哈佛的經濟史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真地相信北京將在21世紀統治世界"。 "弗格森提醒說中國將利用美國人的虛弱,毫無顧忌地貫徹自己的利益。"
摘譯:林泉
責編:苗子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中央電視台新總部
別名 大褲衩、智窗
建築物資料
地點 北京東三環
光華路
地理坐標

動工日期 2004年
技術細節
樓層數量 44
佔地面積 389079平方米
電梯層數 75
設計建設團隊
所有者 中國中央電視台
管理者 中國中央電視台
主承包商 中建
建築師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
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
開發商 中國中央電視台
結構工程師 Ove Arup & Partners
參考
[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