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許雯捷 《街頭藝術浪潮:街上的美術館,一線藝術家、經紀畫廊、英倫現場 直擊訪談



《街頭藝術浪潮:街上的美術館,一線藝術家、經紀畫廊、英倫現場 直擊訪談》Street art:meet art



  • 作者:許雯捷 
  • 出版社:原點
  • 出版日:2016/10/6

  • 街上的美術館˙城市的潮風景
    英國頂尖藝術家Damien Hirst公開收藏的Paul Insect、來台灣創作的Seth…
    反叛躁動、創意奇想、高手過招,稍縱即逝的塗鴉群像,一次直擊
    獨家深度專訪!全球ㄧ線好手+知名經紀畫廊+Radiohead御用設計
    從次文化到主流藝術,看他們如何改變城市、撼動市場

    ◎深度專訪,街頭藝術高手12人:塑膠人、灌模物、三眼兔、大壁畫,探索獨一無二的創作軌跡
    ◎幕後推手不藏私真分享──專訪倫敦指標藝廊,暢談藝術家從新銳躍升主流的成名路
    ◎從塗鴉到街頭藝術,Banksy效應後現象、風格、產業成形,看新世代藝術如何改寫美學界定
    ◎獨家interview:Radiohead 御用設計師 Stanley Donwood
    藝術創作、論述者  高俊宏──專文推薦,藝術&塗鴉界重量級名家一致好評

    稍縱即逝的塗鴉藝術隱喻了一些道理。塗鴉藝術是活的,如同所有生命事物,它們會誕生、會萌芽、會存在(無論存在多久),接著凋謝甚至死亡,而後又在其他地方,重複這樣的生命循環。── 藝術家 Michael De Feo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賣畫」無關。這些人都不對賺錢感興趣,他們就是非常、非常單純地在詮釋藝術,這也是讓許多人對塗鴉與街頭藝術狂熱的真正原因。── 藝術家 ROA

    追!趕!跑!跳!躲!整座城市,都是他們的戶外美術館。
    神秘塗鴉客Banksy繪製的牆面被挖下來高價拍賣,讓塗鴉以爆炸性的方式引領風潮,一舉走進主流市場。2010年,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首次造訪美國,就帶著倫敦街頭藝術家Ben Eine的作品與美國總統歐巴馬交換禮物,讓Ben Eine聲名大噪,街頭藝術頻頻登上媒體,蔚為流行。泰德現代藝術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與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相繼舉辦多次街頭藝術展覽,不只學者與藝評家論述塗鴉的藝術性,許多新生代策展人,也開始策劃相關展覽,來自底層的文化正逐漸被藝術界正名。

    從塗鴉到街頭藝術,從次文化踏入主流,一場體制內外的流動,野生藝術家登堂入室,前進白盒子藝術界。Banksy成名後的街頭,發生了什麼事?哪些藝術家?哪些風格?哪些創作理念正在興起?藝術家如何自我經營?藝術經紀如何介入市場?改變了哪些遊戲規則?作者實地走訪街頭藝術的發源地──英國,以訪談方式傳遞老、中、青三代創作的初衷,一線藝廊經營者的觀點與手法以及英國街頭藝術的發展、文化和整個產業的形成,帶領讀者看見街頭精神的力量與爆發力。

    集結全球塗鴉高手,不容錯過的 12 人深度專訪
    Paul Insect:單純地在街上玩耍的塗鴉巨星
    塗鴉只因開心快樂,就算遇到警察也是難忘的回憶。
    在英國,Paul Insect是另一位有名的「不露臉」傳奇塗鴉客,當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Damien Hirst都曾公開收藏他的作品。反諷主流的黑色幽默,都讓 Paul Insect 充滿玩心的趣味創作深得人心。

    ROA:出沒於城市間的大型動物壁畫
    藝術可以是任何東西,但絕對不會「無趣」!
    一抬頭,東倫敦大牆上佈滿了藝術家ROA所繪製的動物群像,就連Google地圖街景都能隔空觀賞他的作品!從小就對動物十分著迷的他,畫呀畫呀...一路成為各大藝術展覽爭相邀約的頂尖好手。

    Mark Jenkins:就是要嚇你的膠帶塑膠人
    我把創作留在路上。礦泉水瓶丟在路上是垃圾。但是我用礦泉水瓶做雕塑,這是藝術還是垃圾?
    真人等比尺寸假人,全身裹著滿滿膠帶,被丟在垃圾箱、臥倒在馬路邊、攀爬在屋頂上、漂浮於河岸間,有時一不小心玩太過火,大批警力出動搶救,各種嚇壞你的真實荒誕情境,都由Mark Jenkins一手促成。

    Thierry Noir:見證柏林圍牆瓦解與新生
    跟創作內容無關,即使在牆上撒泡尿都非常政治性。
    Thierry Noir不僅經歷柏林圍牆戒備森嚴的鐵幕時代,更見證了柏林圍牆應聲倒塌的那一刻。身為柏林圍牆塗鴉元老成員之一,他用街頭藝術點醒世人莫忘歷史教訓並追求崇高自由。

    Faith47:實力不容小覷的女力
    信念是快速消逝的事物,就像塗在牆上的金色,平均兩年就會完全剝落。
    近二十年的塗鴉經歷,Faith47創作技巧高超精湛,豐富的人生閱歷更奠定了其作品的厚度。看似科班出身的她,其實從來沒有受過正統的美學教育,透過自學練就了比一般畫家更讓人驚嘆的紮實技巧。

    Seth:熱愛土地與人群的全球畫家
    我會和當地居民相處一陣子才畫畫,因為與在地對話是最重要的!
    2015年Seth曾經受邀來台,為三所偏鄉小學繪製充滿部落文化意象大型壁畫,熱愛與他所到之處的居民和土地產生連結,足跡遍及全球三十多座城市,整個世界都是他的美麗畫布。

    Ludo:黑白叢中帶一點綠就是他的最佳識別
    當一位街頭藝術家不需簽名就能被人識別,風格就是他的簽名。
    擅長以海報方式來表現作品的Ludo,令人嘖嘖稱奇的驚人手繪技巧,黑白之中點綴了獨特的螢光綠色,成為「Ludo式的風格」。宛如學生時代參考書上那一道道螢光筆跡,讓人再度關注生活周遭種種「亮點」。

    OX:翻玩廣告看板逗笑城市人的創作奇想
    我像是規律更換廣告的工作人員,警察都誤以為真,因為看起來很稀鬆平常。
    街頭藝術家OX總是將他那奇異發想的創作貼在大型廣告看板上,繼能引起民眾的注意,又能融入當地的環境,讓人們在沈悶的都市生活倍感趣味,他用豐富的色彩,將幽默帶入你我的生活中。

    Alex Face:以女兒為靈感誕生的三眼兔
    小孩代表著未來,但是未來卻讓人困惑,讓人擔心,會為他們的未來感到憂心。
    身著兔子裝的小孩,原型正是來自Alex Face的女兒,當他初次看到自己的女兒時,生命帶給他的震撼體驗,也引發他對世界的好奇與猜疑,因此他所創造的角色臉上,總有一絲詭譎表情。

    Pablo Delgado:眾人皆大我獨小的迷你塗鴉
    所有的創作其實都與塗鴉無關,我只是拋出問題,跟大眾溝通,讓他們思考。
    作品尺寸有如日本動畫電影《借物少女艾莉緹》的真實版。Pablo Delgado先在出版品上找到所需照片,影印縮放為小尺寸後,再將這些紙人貼在街上,塗上顏料畫上影子,就像借物小人出現在大街上。

    Jo Peel:在平面與動畫取得完美視覺呈現
    女生創作街頭藝術,並不如一般人想像中困難,去做就對了!
    充滿故事性的作品,記錄了東倫敦後工業影響下的氛圍,Jo Peel的作品更讓整個城市充滿了魅力。她對都市化的感覺特別強烈,也表現在她的創作,讓人更加思索所謂的「都市化」的改變。

    Cityzen Kane:他的灌模技術令人嘖嘖稱奇
    擁有人人稱羨的工作、名車,但下班後的興趣就是看電視。如果這是你想要的生活,那很好,但我比較喜歡創作。
    Cityzen Kane並非唯一以雕塑為主題的塗鴉人,但是高超的塑型能力與專業的灌模技巧,讓路人看到他的作品都不禁會驚呼連連。他使用多媒材顛覆民眾對街頭藝術的認知,不斷挑戰街頭塗鴉的可能性。

    名人推薦top 

      旅行藝術家   蕭青陽 
      藝術家   姚瑞中 
      塗鴉藝術家  ANO 
      藝術家  Candy Bird 
      塗鴉藝術家  DEBE 
      街頭藝術家  黑雞先生(Mr. OGAY) 
      街頭藝術家  Pibg gantz5

    作者top 

    • 作者介紹


      許雯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學士,倫敦金匠大學(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批判與實踐設計學系(Design and Critical Practice)碩士。曾於倫敦塗鴉藝廊 Lazarides Gallery 實習。因為對塗鴉藝術的熱愛,旅訪歐洲各大城市的塗鴉活動,包含:柏林、布里斯本、蘇格蘭……等。透過翻譯文本以及親身蒐集最新資訊,現自行經營線上誌〈後塗鴉筆記 Double Cheese Double Meat〉。

      臉書:Double Cheese Double Meat http://goo.gl/5BFpBZ

    目錄top 

    街頭藝術浪潮:街上的美術館,一線藝術家、經紀畫廊、英倫現場 直擊訪談-目錄導覽說明

    • CH 01. 當塗鴉成為一種藝術

      街頭塗鴉如何踏入主流市場
      偷渡博物館、拍賣創天價,Banksy效應發酵中
      街上永遠的頑童
      夜裡的那群人──和塗鴉文化一起長大的塗鴉小子
      專欄──前街頭小子現身說法:電台司令御用設計師Stanley Donwood


      CH 02. 藝術家與塗鴉群像

      Paul Insect︱UK──單純地在街上玩耍的塗鴉巨星
      ROA︱BELGIUM──城市巨獸出沒,專畫大型動物的街頭藝術家
      Mark Jenkins︱USA──老是嚇壞路人的膠帶雕塑藝術家
      Thierry Noir︱FRANCE──第一位轟炸柏林圍牆的塗鴉藝術家
      Faith47︱SOUTH AFRICA──關於女人、動物、南非的一切
      Seth︱FRANCE──周遊列國來到台灣的全球畫家
      Ludo︱FRANCE──黑白叢中一點綠的手繪海報藝術家
      OX︱FRANCE──為廣告看板添加幽默的街頭藝術家
      Alex Face︱THAILAND──來自泰國的三眼兔街頭藝術家
      Pablo Delgado︱MEXICO──眾人皆大我獨小的迷你塗鴉藝術家
      Jo Peel︱UK──將壁畫變成動畫的女性街頭藝術家
      Cityzen Kane︱UK──擁有高超灌模技巧的街頭藝術家


      CH 03. 從街頭到白盒子藝術界

      從室外到室內,野生藝術家前進白盒子藝術界
      街頭藝術的種類
      Lazarides Gallery──Banksy前10年背後的藝術經紀推手
      Pure Evil Gallery──十足地下風格的街頭藝術畫廊
      Red Gallery──只創作不販售的街頭藝術藝廊
      Nelly Duff Gallery──被花卉市集中的塗鴉藝廊


      CH 04. 改變城市活力的街頭普普藝術

      More Than Just “Pop Art”
      搞游擊、跑警察,找回我們的城市活力
      歡迎來到倫敦,兵家必塗之地
      ◎Massive Attack樂團一員,並具備塗鴉藝術家雙重身分的3D

    序/導讀 《街頭藝術浪潮》top 

    塗鴉與城市辯證

    塗鴉源於西方現代城市發展的場景裡,這種遊走於為藝術─社會的創作模式,對我們來說仍披著異國情調的外衣。然而,塗鴉文化仍然延伸出了人與城市管理者之間的空間主權爭奪,這點,特別回映出台灣現代性歷程長期以來的缺口:從日殖時期所謂「現代城市」的形成,我們對於城市基本上是沒有辦法、管道去想像的,我們的城市本質上是一種缺乏個人意見,換言之缺乏「主體」的空間。

    《街頭藝術浪潮》從「原點」一詞,探討被歸類為次文化的塗鴉,如何想像城市,如何對今日過度商業化的藝術世界產生衝擊,並指出塗鴉藝術本質上的流動性、朝生暮死。我記得過去參與《玄奘》演出時,蔡明亮也與我聊過劇場的朝生暮死,這種不可逆的狀態直指生命的悲戚。但是,除了易逝的感傷外,一如書中提及著名的Banksy、ROA等案例,塗鴉客似乎有著更大的觀點,像西方佔屋(squat)運動反覆詰問的:「究竟資本主義的出路在哪裡?」或如自主運動(autonomous)代表者Lazzarato,在1999年反新自由主義的西雅圖運動所指出:「一個不同的世界是可能的」,塗鴉藝術曾經一度也被認為是自由的表徵,雖然,像所有藝術的有限性一樣,它們距離構造一個不同的世界仍有很大一段距離,但是藝術家仍為社會提供了想像,特別在缺乏城市主體、信奉私有化的亞洲社會裡,這種提問仍顯意義。

    在為本書寫序言時,台灣剛好發生一件有趣的塗鴉「事件」,一位身着僧袍的張姓民眾,從台北到屏東的電箱、電話亭、橋墩柱……等,留下了「青少年純潔騙殺全國」字樣,被依毀損及涉嫌恐嚇公眾罪扭送法辦(警方還因此真的查到有一個「青少年純潔會」)。對於行為舉止稍微怪異的人,我們習慣非常迅速地動用刑法伺候,或者根本當作笑話,而跳過了辯證的過程。我想過去在尖沙咀星碼頭,看到香港塗鴉者「九龍皇帝」(曾灶財)抗議家族的九龍主權被港英霸佔的遺作,成為香港殖民史的集體記憶而被保留下來。藉由這本書,我們期望人們更深入理解「塗鴉」(graffiti),同時也能夠辯證性地思考這些城市創作。

     

    高俊宏
    藝術創作、論述者
    在台灣講到街頭藝術一詞,許多人的聯想應該是街頭藝人,若是單單以英文Street Art搜尋,指的便是街頭塗鴉資料,因此在本書中所提到的「街頭藝術」,是在講述在街上包含塗鴉、視覺上的藝術創作。

    每個地方都有其街頭藝術發展的成因與脈絡,以台灣來說無人管轄的廢墟與河岸成為街頭藝術被默許、滋養的場所,而在倫敦這些街上的創作由何處開始發跡?本書以訪談呈現英國街頭藝術發展、文化與整個產業的形成,雖然以現代來說街頭塗鴉源自於美國,英國年輕人在整個文化初始之時以模仿美國的街頭文化為主,漸漸地英國的街頭藝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創作精神。英國的街頭藝術經過數十年的演進,塗鴉客不屈不撓的創作、對抗體制才被社會接受,創造出看似和諧、被允諾的創作街區。而這些街頭藝術絕對不只是表面上精巧的視覺技法,這些創作背負了整個街頭文化的底蘊,整個文化的精神與韻味不是臨摹「差不多元素的圖」就能夠複製的。

    無論街頭藝術被歸類在當代藝術與否,塗鴉的街頭精神不該被忽視。

    街頭藝術泛指在街上各種的藝術創作,源自於塗鴉精神。近幾年來街頭藝術漸漸進入主流文化,趨使許多人在街上創作,Banksy的成功證明了藝術家能夠靠著在街上創作而名利雙收,因此成為進入主流藝術的跳板。如今的街上出現了許多技巧純熟但內容空洞的壁畫,許多塗鴉客表示「塗鴉已死」!無論藝術家的繪畫技巧多麼高超,懂得使用科技輔助完成完美的作品,街頭藝術若是喪失了塗鴉的精神,僅僅是一位「在街上畫畫的插畫家」,但是街頭藝術的深度絕對不僅於此!

    本書以訪談的方式傳遞街頭藝術家老、中、青三代創作的初衷,英國街頭藝術經過不斷地發展,每一代對於街頭藝術的詮釋也不盡相同。而台灣的街頭藝術,尚在萌芽,不需要模仿其他國家的街頭藝術文化,因為這些圖像是經過數十年文化的焠煉與累積.才造就今天的街頭樣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