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Stuart Davis 1892- 1964

Stuart Davis, was an early American modernist painter.. He was well known for his jazz-influenced, proto pop art paintings of the 1940s and 1950s, bold, brash, and colorful, as well as his Ashcan School ...Wikipedia
DiedJune 24, 1964, New York, United States

史都華.戴維斯:全面開展——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史都華.戴維斯精華回顧展
撰文/周東曉
 美國現代主義代表藝術家史都華.戴維斯(Stuart Davis)作品深入大眾生活,色彩繽紛的城市景象為其常見題材。早年的具象畫面逐漸轉型為抽象的表現,寫實的形象也簡化為平板色塊。
 史都華.戴維斯的創作生涯很長,從20世紀初期到二次世界戰後,把國際現代主義加入美國地域的特色。他於生涯早期面臨抉擇,在寫實主義和純粹抽象的表現之間考慮,最後發展出結合了廣告海報上用色大膽鮮明的硬邊造形和傳統歐洲前衛繪畫的作品。畫面充滿生氣,富含律動感,那是屬於美國式的現代場景;特殊的抽象意象同時也包含了強烈的普普文化。
 目前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的大型特展「史都華.戴維斯:全面開展」很難得地特別把重點放在史都華.戴維斯的成熟期作品,尤其強調他通常把過去作品的題材,做為再次思考的跳板,雖然重複使用,但轉換造形後融入新的構圖。從1939年起,大多數的作品題材都是有所依據,不是他憑空想像的,只是那些參考來源都以隱藏在細節之中。如此挪用手法,成為史都華.戴維斯成熟期代表創作的主要特色。
史都華.戴維斯 紐約壁畫 1932 油彩畫布 213.4×122cm 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諾頓美術館藏©Estate of Stuart Davis / Licensed by VAGA, New York, NY
 特展涵蓋的範圍包括從1920年代早期以消費商品為主的繪畫,一直到史都華.戴維斯1964年去世時留在畫架上的作品。館方希望能夠透過這些作品呈現史都華.戴維斯把日常生活中多樣繁複的事物,整理為十分有秩序,但仍保留隨機即興的風格。此外,樂觀活力的感覺充滿畫面,從鮮豔的色彩和構圖空間結構表現生活中的無窮樂趣。
早年美國寫實背景
 史都華.戴維斯出生於費城一個藝術氣息濃厚的家庭,從小培養美感經驗與創作的興趣。他的父親愛德華.魏亞特.戴維斯(Edward Wayatt Davis)是費城報社的藝術插畫家,他的母親海倫.史都華.戴維斯(Helen Stuart Davis)也是一位藝術家,創作雕塑。
 從1909年起,史都華.戴維斯十七歲時就跟隨著父親的畫家朋友羅柏.亨利(Robert Henri)習畫,離開了費城來到紐約,高中肄業的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當個藝術家了。羅柏.亨利是亞希肯流派(Ashcan School)的領導藝術家,史都華.戴維斯在紐約的羅柏.亨利藝術學院接受正式的藝術訓練。羅柏.亨利當時的理念是:希望宣傳一種新的美國藝術,全然地源自都會環境,基於觀察日常生活來尋找適合的題材。亞希肯流派強調從勞工階層和中產階級的生活環境,或是較貧窮的區域為觀察對象,希望以類似新聞報導的角度,呈現社會中、下階層的實際生活面貌,他們相信這會比在畫室或是沙龍裡作畫更能反映現代的社會現象。如此的社會關懷理念,一直對史都華.戴維斯有持續的影響力。
 1913年,史都華.戴維斯的作品也在紐約著名的軍械庫聯展展出。他幾乎是最年輕的參展藝術家,展出五件亞希肯流派的水彩畫。在這個首度引進歐洲現代藝術潮流的重要展覽裡,史都華.戴維斯第一次見到許多歐洲前衛藝術家的作品,不同的色彩構圖帶給他非常大的衝擊。尤其是梵谷、高更、馬諦斯的畫作讓史都華.戴維斯知道色彩可以獨立於自然,以自己的感覺想法選擇顏色來表現。他特別喜歡畢卡索立體派的作品,破碎的造形、平板化的空間以及文字的形式,激發他朝現代主義風格發展,希望能開創屬於美國自己的現代畫風。
 接下來史都華.戴維斯也四處旅行尋找繪畫靈感,幾年夏季都去麻省葛雷斯特,1918年也去哈瓦那。他畫面的造形漸趨簡單,用色大膽向歐洲的前衛藝術學習。之後,他仍然是回到紐約,在形形色色的大都會裡,找到與市井小民相關的主題以及自己的代表畫風。
轉型現代大眾題材
 史都華.戴維斯在1920年代的紐約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想法與風格,希望能夠在紐約藝壇建立起屬於美國的現代主義,也把不斷往現代化方向發展的美國社會,展現在他的畫作之中。他把立體派的靜物加入了卡通漫畫的造形線條,同時也帶入大眾日常消費文化。
史都華.戴維斯 鹽罐 1931 油彩畫布 126.7×81.3cm 紐約現代美術館藏©Estate of Stuart Davis / Licensed by VAGA, New York, NY
 本次特展由這段時期的作品為起點,當時1920年代初期,史都華.戴維斯從類似立體派的靜物構圖著手。畫面上顯示他精細地描繪香煙盒包裝、書報上的連環漫畫圖格,展現他在美國寫實主義的訓練傳統與歐洲的抽象風格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也在具象的古典畫風和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之間找到某種連結點。
 逐漸地,放大的靜物佔滿整個畫面空間,史都華.戴維斯從當時普及的平面廣告、大量製造的商品、標籤文字中選取題材,他認為這些物件可以表達美國的現代化生活。這些取材可以說是前所未見,史都華.戴維斯的作品遠比安迪.沃荷提早數十年就開始關注於日用商品,其鮮明的用色與如平面設計的物件造形也影響了後來1960年代藝術家的創作,如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畫風。因此,史都華.戴維斯可以說是真正普普藝術的先驅者。

幾何造形律動景物
 1925年,未具名協會在紐約舉辦的聯展中,包括了幾幅法國畫家勒澤(Fernand Léger)的作品。史都華.戴維斯非常景仰勒澤的作品,把城市景象用清楚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來,搭配上一些高彩度的顏色。
史都華.戴維斯 巴黎一角 1959 油彩畫布 117.2×152.6cm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藏©Estate of Stuart Davis / Licensed by VAGA, New York, NY
 1920年代晚期,史都華.戴維斯成為惠特尼工作室的一分子,葛楚.惠特尼夫人於1926年為他舉辦了第一次個展。1927年,惠特尼夫人贊助史都華.戴維斯創作,因此他整年專注投入繪畫。在繪製漱口水包裝、打蛋器、電風扇等家用品的過程中,史都華.戴維斯逐漸把形體平面化了,抽離了不同商品的外型,物品包裝不再是重點主題,而是著重於這些物件的基本幾何圖形,重新發掘像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簡單造形,以及如何能在畫布上創造出不同角度的感覺。
 史都華.戴維斯認為物件的實際張力,在於其平面上的幾何組合與排列變化的構圖。這個抽離外型、回歸原本幾何造形概念成為他日後創作的主要理念。簡化後的物件,逐漸導向為尋求幾何圖形的排列處理手法,也是美國本土發展抽象藝術的根源。也因此,史都華.戴維斯被視為美國前衛現代主義的關鍵人物之一。
封面圖板: 「史都華.戴維斯:全面開展」展場一景(攝影:周東曉)
(本文節錄自【國際藝壇】單元,《藝術家》496期,2016年9月號)


Stuart Davis “In Full Swing” at THE WHITNEY MUSEUM
from James KalmPRO
https://vimeo.com/170230673
Robert Storr on the work of Stuart Davis, now at 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The work, decidedly upbeat and overtly stylish, may appear to be dated with its period graphic tropes, yet the abiding immediacy of his painterly manner has given it an enduring, if less noted, presence in the evolution of US art.“


Stuart Davis, the only first-class Cubist to emerge from North America, concentrated single-mindedly on making art quiver with the energy he perceived around him.
NYBOOKS.COM|由 ROBERT STORR 上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