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江兆申

最近 江夫人又贈畫台北故宮



江兆申:狂狷清勁的風骨-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
I S B N:9866565769
I S B N 13:9789866565762
作 者:吳繼濤
精平裝/頁數: 平裝本 / 160頁
出版社:藝術家出版社
出版日: 99/03/29



內容簡介

「有一句話說人品即畫品,要畫格高必須人格高,高尚的品德揮灑於筆墨間,所流露出的境界,常常能使人涵詠不盡。」這是台灣20世紀著名的文人水墨書畫家江 兆申(1925-1996年)在其〈春風化雨話師門〉文字中所強調的;由這段話中,也透露出江兆申對繪畫藝術追求境界的精神所繫。
江 兆申的山水畫曾被張大千讚為「海峽兩岸第一人」;在大陸有「國眼」之譽的中國書畫鑑賞家楊仁愷,也曾表示在傳統與創新的藝術實踐上,江氏具有力挽狂瀾之 功。特別是在20世紀後期,兩岸三地眾多的書畫藝術家當中,要能同時具備深厚的歷史人文素養、藝術成就與才華、畫品畫格高妙者,著實不易,尤其還能夠卓然 成家並影響後繼人物者,江兆申更是少有人能及的。
江兆申以其個人學識與藝術史的通會,成就了他的創作體系,比同時代的畫家更多對古典的認識與印 證,他無疑在這個時代成為一種指標與例證:透過傳統書畫之於皴法結構的掌握,透過書法布局之於線質擒縱的啟沃,他開展著屬於這個時代風貌的筆墨情性,以一 己力挽狂瀾,讓水墨畫的焦點重新回到筆墨本質,放眼日後華人學術的交流與激盪,江兆申的成就勢必將散染出更大的影響與超越。
本書介紹江兆申的生平 與藝術成就,以及他對後世的影響之外,主要著墨於江氏繪畫風格的分期與特質上,從他每一時期的作品來剖析其藝術進程,並以文圖對照的方式呈現,全書收錄江 氏近兩百幅圖版,包括繪畫、書法、篆刻、生活歷史照片等,讓讀者清晰看到這位大藝術家光彩巨大的身影。
同時,這也是一本由新世代、新視角的藝術評論者吳繼濤執筆,以他同樣身為書畫藝術創作者的眼光,在邁入21世紀十年後的環境氛圍下,重新感悟、肯定江兆申藝術重要性的力作。

作者介紹

吳繼濤
1968年生於台灣‧台南市,現為書畫創作者、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並擔任展覽策劃、藝術評論等工作。近年常透過島嶼獨行,以筆墨寄懷於自身的內省,展現面對生命的態度與質疑。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東海大學藝術學碩士。出版個人創作集五本,書畫策展專輯六冊,並著有《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文人寫意水墨》一書。


序/書摘

廿世紀文人水墨的頂峰
百 年來台灣水墨的演進,從明、清延續的「閩習」傳統,到日治與「和畫」的新舊並容,以至政府遷台從中國傳統到鄉土運動的演變,已歷經多次更迭與時代的轉折。 就台灣當前水墨狀態看來,假使以一九四五年作為分界,可以發現:光復前的面貌未曾在這塊土地積澱下來,而光復後自大陸移植的風格,落實在這塊土地也已逐步 削弱其特徵,在當代儼然擴延出台灣自身的多元變異。可以說在台灣水墨畫已由對故國的懷想,歷經抽象藝術的引潤、鄉土寫實的情思到當代多元混種、異類合成; 而思想上從外表的言情寫意、學理依據到內在自省抒發,透過海島土地的省思到世代交替的量變質變,儼然形成不同於中原體系的繪畫表現。
但放諸兩岸三 地廿世紀後半期中,書畫家能具備歷史深度,並落實人文性格與畫格厚度者已是屈指可數,尤其在新水墨熾熱的時代,欲跨越舊傳統而卓然成家者更形絕少。然而純 粹由台灣這塊土地培植的水墨畫家中,江兆申絕對是獨領風騷,尤其在承繼古典筆墨的成就上,放眼海峽兩岸當代無人能及,以至不少大陸學者、畫家私下皆對江兆 申欽佩不已。藉由古典結構的再創造,並能賦予山水畫時代新意上看,他的藝術成就已超越當年渡海來台的諸位前輩,倘加上其它方面的長才,江兆申絕對穩居台灣 美術史的翹楚。水墨風貌南渡的轉換,究竟是青出於藍,還是橘化為枳?歷史自有公斷。
雖然生長於大陸安徽,但江兆申的藝術滋養、成長與鎔鑄,完全是 在渡海來台以後。環顧當時台灣水墨所瀰漫的藝術氛圍,他並未因此隨波逐流,反爾傾慕著文人風範作為精神指標的溥心畬,至此深刻於經史與書畫的研究,篤定自 己所追求的創作路線,這不但是個人天秉的直覺,也與創作情性激盪下的風骨有關。江兆申以古雅醇厚的文人風範,在當代藝術甚為詭奇的藝壇屹立不搖,甚至在兩 岸書畫界以「新文人」畫風逐漸發酵的影響力,更是奇蹟!這樣的時代,何以成就這樣的水墨大家?
回顧江兆申一生,所涉獵的藝術範圍並非僅限繪畫一 事,他的視野是奠基在書畫史鑑定與創作間相互釐清與鎔鑄的結果,而其書畫更是個人專致博涉與情性耿烈的獨白。也因此,前密西根大學藝術史教授艾瑞慈就推崇 說:「想想在書、畫、詩文、藝術史、篆刻,乃至博物館行政,這幾門裡,能想得出同時擁有第一流地位的人才,如江先生者嗎?」
本書透過江兆申早年閱 歷,分析其繪畫風格、師承與發展、代表作品特質、對後世影響與台灣水墨發展上的貢獻逐一敘述,重點放在其書畫風格的分期與融滲。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近代繪 畫史中確實不容易見到,藝術家盡其一生卻有如此鮮明的風貌變革,也益發顯見江兆申不肯因襲固有的氣魄。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任職期間,江兆申曾主持過「吳 派九十年展」的研究,清清楚楚道盡一個畫派由盛而衰的過程,以江兆申藝術成就所奠定的畫壇地位,與「靈漚館」所延續的書畫影響,正引領著台灣水墨發展歷程 中令人期待的關鍵時刻。(摘錄)

目次


前言 廿世紀文人水墨的頂峰
一、江兆申的早年與生平
(一)早年家學的培育
(二)渡台後的藝術生涯
二、江兆申的藝術歷程與發展
(一)師承與藝術脈絡
(二)繪畫風格特徵
三、江兆申繪畫風格的分期與特質
(一)繪畫風格的三個分期
(二)第一期:摹古期
(三)第二期:狂狷期
(四)第三期:樸厚期
四、江兆申書法與繪畫間的融滲
(一)楷勢嶔崎
(二)榜書緊結
(三)隸體勁挺
(四)篆筆枯衂
(五)行書倔傲
五、江兆申的影響與藝術成就
(一)不隨世逐的自我堅持
(二)畫格凌駕於形式的文人特質
(三)寫生潮流裡重新回歸筆墨本質
(四)變革中由傳統再出發的明燈
六、結語
七、江兆申生平大事年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