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人故事(二十六):范景中等譯 Gombrich 文集
由於與友人討論Warburg Institute【瓦爾堡學院:參考留言版之資料*】,得知范景中先生寫的<貢布里希:中國文化令我深愛>。這是篇「貢布里希作品集漢譯」的重要資料,范景中先生是翻譯團隊的重要人物,所以我覺得應該寫寫他。
(http://www.lumei.edu.cn/hyishu/ywcf/gblx.htm)(按:本篇取自INTERNET者用「」表示;()內為HC的補充)
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據說很美。不過其出版社的Gombrich和范景中主編的,更是中國高水準。其實大陸應該給他翻譯獎勵。我不說翻譯的完美,不過這領域牽涉歐洲主要語言的文獻和文化之整體和細節,對於外國人頗為困難,所以要窮數代的團隊學習才能有小成。
「范景中 天津人,1951年出生。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1988年到德國海德堡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年。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圖像與觀念》等專著,發表論文近20篇。」
(HC:典型的近20年大陸培養出的美術學界的歷程。他的年紀與我差不多,我因而多少能了解他的能力和限制。)
「在我國(大陸),我們對於美術學的瞭解得益于1984—1989年間范景中主編的《美術譯叢》所做的大量工作。該刊84•3 期的“編後記”中說:“關於美術史論方面,我們重點介紹了圖像志和圖像學。二十世紀西方在美術史論方面影響最大的學派有:以沃爾弗林為代表立足于美術形式自律論的學派,以德沃夏克為代表立足于藝術意志論的維也納學派,以帕諾夫斯基、貢布里希為代表立足于美術作品詮釋論的瓦爾堡學派”。這是我國對外開放後最早展示西方美術學研究全景圖的一篇文章。」(《美術譯叢》似乎為季刊,多為學術論文、雜誌翻譯,是他們磨鍊的刊物。那時沒有版權困擾。現在不知怎樣。)
「貢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 1909 -2001),英國美學家、藝術史家。1909年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後移居英國併入英國籍。1936年起就職于倫敦大學瓦爾堡學院,並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任客座教授。他曾榮獲史密斯文學獎、奧地利科學與藝術十字勳章、黑格爾大獎、法蘭西學院勳章,並獲得了牛津、劍橋、哈佛、倫敦等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其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藝術與錯覺》、《理想與偶像》、《秩序感》、《藝術與科學》等。」
「……中文譯本至少有10種(《藝術的故事》(藝術發展史, 貢布裡希; 范景中,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8.;《藝術的故事》(英)貢布裡希著,三聯書店,1999年)、《藝術與錯覺》、《秩序感》、《圖像與眼睛》、《藝術與人文科學》、《象徵的圖像》、《文藝復興:西方藝術的偉大時代》、《木馬沉思錄》、《藝術與科學》、《理想與偶像》)已經問世,還有五種(《圖像與語詞》、《藝術與進步》、《保衛古典傳統的價值》、《藝術史與文學研究》、《瓦爾堡傳》)也在準備之中。」
這些東西幾乎都是范景中先生(主持)和他朋友翻譯的。他自己的文集則交廣東某家出版,文集參見范景中著《圖像與觀念》(嶺南美術出版社),多少可以了解其明志。
E. H. Gombrich《理想與偶像 ─ 價值在歷史和藝術中的地位》(IDEALS AND IDOLS-Essays on Values in History and in Art)(范景中/曹意強/周書田譯,上海:人民美術,1991)
《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Gombrich, E. H. 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http://www.lumei.edu.cn/hyishu/ywcf/gblx.htm)(按:本篇取自INTERNET者用「」表示;()內為HC的補充)
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據說很美。不過其出版社的Gombrich和范景中主編的,更是中國高水準。其實大陸應該給他翻譯獎勵。我不說翻譯的完美,不過這領域牽涉歐洲主要語言的文獻和文化之整體和細節,對於外國人頗為困難,所以要窮數代的團隊學習才能有小成。
「范景中 天津人,1951年出生。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1988年到德國海德堡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年。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圖像與觀念》等專著,發表論文近20篇。」
(HC:典型的近20年大陸培養出的美術學界的歷程。他的年紀與我差不多,我因而多少能了解他的能力和限制。)
「在我國(大陸),我們對於美術學的瞭解得益于1984—1989年間范景中主編的《美術譯叢》所做的大量工作。該刊84•3 期的“編後記”中說:“關於美術史論方面,我們重點介紹了圖像志和圖像學。二十世紀西方在美術史論方面影響最大的學派有:以沃爾弗林為代表立足于美術形式自律論的學派,以德沃夏克為代表立足于藝術意志論的維也納學派,以帕諾夫斯基、貢布里希為代表立足于美術作品詮釋論的瓦爾堡學派”。這是我國對外開放後最早展示西方美術學研究全景圖的一篇文章。」(《美術譯叢》似乎為季刊,多為學術論文、雜誌翻譯,是他們磨鍊的刊物。那時沒有版權困擾。現在不知怎樣。)
「貢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 1909 -2001),英國美學家、藝術史家。1909年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後移居英國併入英國籍。1936年起就職于倫敦大學瓦爾堡學院,並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任客座教授。他曾榮獲史密斯文學獎、奧地利科學與藝術十字勳章、黑格爾大獎、法蘭西學院勳章,並獲得了牛津、劍橋、哈佛、倫敦等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其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藝術與錯覺》、《理想與偶像》、《秩序感》、《藝術與科學》等。」
「……中文譯本至少有10種(《藝術的故事》(藝術發展史, 貢布裡希; 范景中,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8.;《藝術的故事》(英)貢布裡希著,三聯書店,1999年)、《藝術與錯覺》、《秩序感》、《圖像與眼睛》、《藝術與人文科學》、《象徵的圖像》、《文藝復興:西方藝術的偉大時代》、《木馬沉思錄》、《藝術與科學》、《理想與偶像》)已經問世,還有五種(《圖像與語詞》、《藝術與進步》、《保衛古典傳統的價值》、《藝術史與文學研究》、《瓦爾堡傳》)也在準備之中。」
這些東西幾乎都是范景中先生(主持)和他朋友翻譯的。他自己的文集則交廣東某家出版,文集參見范景中著《圖像與觀念》(嶺南美術出版社),多少可以了解其明志。
E. H. Gombrich《理想與偶像 ─ 價值在歷史和藝術中的地位》(IDEALS AND IDOLS-Essays on Values in History and in Art)(范景中/曹意強/周書田譯,上海:人民美術,1991)
《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Gombrich, E. H. 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林夕等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Cubism as "the most radical attempt to stamp out ambiguity and to enforce one reading of the picture—that of a man-made construction, a colored canvas."[
第10章 漫畫實驗 :E. H. Gombrich新的理論
- Gombrich, E.H.J. & Eribon, D. Conversations on Art and Science. New York: Abrams 1993 (also published as: A Lifelong Interest.)
第33頁簡單介紹其漫畫與心理分析之進化論
卡爾•波普爾《通過知識獲得解放》(EMANCIPATION THROUGH KNOWLEDGE)
範景中李本正譯.
范景中編選
E. H. Gombrich《象征的圖像 ─ 貢布里希圖像學文集》(楊思梁/范景中編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0)
《藝術與人文科學─貢布里希文選》浙江攝影出版社,1989
.《貢布里希論設計》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美術史與觀念史Ⅰ, II》(范景中、曹意強主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這是選編、文章中英文夾雜;短篇序言以文言夾英文引言
----
*HC:
我們喧賓奪主了。
沒錯,Warburg傳。不過這共同體高手如雲,贡布里希先生只是一主要份子(他對於中華人物也頗慷慨,所以一些次要稿子也給范先生等人在中國發表。)此書(書名Warburg)之書評,認為平平(這是十幾年前的印象)。
我想你上網應該可以找出許多資料。如果要知道真正重要的思想,或許可以參考
Warburg’s Concept of Kulturwissenschaft and its Meaning for Aesthetics by Edgar Wind 收入THE ELOQUENCE OF SYMBOLS: STDIES IN HUMANIST ART
--
我陷入兩難。我非真專家,當然,十來年前稍涉此領域。我的資料多在老家,手頭缺。不過這圖書館了不起的地方是:它藏書遠比專門領域之館少,不過精,更重要的是,主人及後來學者懂得images背後牽涉的種種學問,所以即使是marginal領域者,亦能綜合研究(這些學問都博大精深,然而他們有深厚的素養能進出之)。該圖書館又能與他人對話….。
我最近沒打算多花時間在上邊,「幾周之後」如果你還有興趣,可以到pc home的 Simon University 個人新聞台或這兒同我談談。
--
或許你方便讀這雜誌: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Warburg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London
) Gertrud Bing, The Warburg Institute, 1934 5) Saxl, "The History of Warburg's
Library", p.327. 6) 'Millenium-feuilles from Half-eaten Wafers', Warburg Institute
Newsletter 8(1998),
--
Fritz Saxl, "The History of Warburg's Library", in E.H. Gombrich, Aby Warburg: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2nd edn (Oxford: Phaidon, 1986), .
--
http://www.sas.ac.uk/warburg/
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OL OF ADVANCED STUDY
THE WARBURG INSTITUTE
Description & History ?RAE 2001 Results ?Dan David Prize
範景中李本正譯.
范景中編選
E. H. Gombrich《象征的圖像 ─ 貢布里希圖像學文集》(楊思梁/范景中編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0)
《藝術與人文科學─貢布里希文選》浙江攝影出版社,1989
.《貢布里希論設計》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美術史與觀念史Ⅰ, II》(范景中、曹意強主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這是選編、文章中英文夾雜;短篇序言以文言夾英文引言
----
*HC:
我們喧賓奪主了。
沒錯,Warburg傳。不過這共同體高手如雲,贡布里希先生只是一主要份子(他對於中華人物也頗慷慨,所以一些次要稿子也給范先生等人在中國發表。)此書(書名Warburg)之書評,認為平平(這是十幾年前的印象)。
我想你上網應該可以找出許多資料。如果要知道真正重要的思想,或許可以參考
Warburg’s Concept of Kulturwissenschaft and its Meaning for Aesthetics by Edgar Wind 收入THE ELOQUENCE OF SYMBOLS: STDIES IN HUMANIST ART
--
我陷入兩難。我非真專家,當然,十來年前稍涉此領域。我的資料多在老家,手頭缺。不過這圖書館了不起的地方是:它藏書遠比專門領域之館少,不過精,更重要的是,主人及後來學者懂得images背後牽涉的種種學問,所以即使是marginal領域者,亦能綜合研究(這些學問都博大精深,然而他們有深厚的素養能進出之)。該圖書館又能與他人對話….。
我最近沒打算多花時間在上邊,「幾周之後」如果你還有興趣,可以到pc home的 Simon University 個人新聞台或這兒同我談談。
--
或許你方便讀這雜誌: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Warburg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London
) Gertrud Bing, The Warburg Institute, 1934 5) Saxl, "The History of Warburg's
Library", p.327. 6) 'Millenium-feuilles from Half-eaten Wafers', Warburg Institute
Newsletter 8(1998),
--
Fritz Saxl, "The History of Warburg's Library", in E.H. Gombrich, Aby Warburg: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2nd edn (Oxford: Phaidon, 1986), .
--
http://www.sas.ac.uk/warburg/
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OL OF ADVANCED STUDY
THE WARBURG INSTITUTE
Description & History ?RAE 2001 Results ?Dan David Priz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