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關鍵斡旋─ 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

關鍵斡旋─ 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
展覽日期:2017/ 09/ 30- 2018/ 02/ 25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大門廣場、大廳、101-108展覽室及美術街;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大廳
開幕式:2017/ 09/ 30 18:00
策展論壇:2017/ 09/ 30 10:10- 17:10
藝術家座談會:2017/ 10/ 01 09:30- 17:05
本屆亞雙展展題「關鍵斡旋 (Negotiating the Future)」,旨在探討藝術家如何以藝術為媒介,觸發、建立不同的關係,並以一己或群體力量,漸進反轉固有的思維與社會結構;此外,也提問當代藝術的實踐在現今是否有可能改造社會、創造未來?因此,展題以「關鍵斡旋 (Negotiating the Future)」為名,試圖彰顯當代藝術的行動力與爆發力,以及藝術如何在各式權力、關係的衝突之間找到平衡與協商的可能性。同時,本屆亞雙展亦企圖藉由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探討亞洲各地近年發生的事件,以及社會潛在壓抑的躁動氛圍,反映21世紀在科技快速進展與政經勢力的變化中,人們企求改變社會的渴望,以及通過一連串的談判斡旋行為,形塑世界的未來。
本次邀請的三位客座策展人,分別為漥田研二 (Kenji KUBOTA,日本) 、 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印尼)、瓦姍.阿爾-庫戴立(Wassan Al-Khudhairi,伊拉克),與國美館研究員林曉瑜組成策展團隊,擇選亞洲地區藝術家參展。三位客座策展人中,來自日本的漥田研二現為獨立策展人,主要專注於以社會多元層面為主題的藝術創作,曾在日本海內外策劃多場展覽,包含在福島無人禁區持續進行的「別跟著風走」(Don't Follow the Wind)計畫、東京森美術館「六本木十字路2010」(Roppongi Crossing 2010)等。談到本屆展覽主題,他認為我們的未來是經由無數的談判斡旋而被孕生的,倘若每一次的斡旋都能充滿想像力,便能成為俱有豐饒創造性的非傳統之物;而藝術透過作品,喚醒鑑賞者與參加者的想像力,與嶄新未來的創造息息相關。
來自印尼的策展人埃德‧達瑪萬現任雅加達雙年展執行長,本身亦具藝術家身分,他致力於視覺藝術於文化與社會脈絡下,尤其是在城市環境中的相關發展。在埃德‧達瑪萬的觀察中,他認為若要把藝術實踐當作思索未來的方式,我們便須視藝術為社會實踐。在某些脈絡中,未來或許是種奢望,但藝術總是能夠立足當下,擘劃未來。而當今藝術轉化現實與設想未來的特性,亦使其得以大幅增進人類社會的批判性與想像力。伊拉克策展人瓦姍.阿爾-庫戴立,是卡達馬薩夫阿拉伯現代美術館(Mathaf: Arab Museum of Modern Art)創辦人兼總監,她曾參與2012年光州雙年展策展及多項國際藝術活動策畫,並將於今年8月上任聖路易當代美術館(Contemporary Art Museum in St. Louis)總策展人。她認為本屆亞雙展探討以談判作為一種工具,如何挖掘未來的各種可能性,並且藉由展覽創造一個平台,探討藝術、公眾與社群之間的關聯。
此外,本屆亞雙展也邀請多組藝術家進行現地創作計畫,其中日本藝術團體Chim↑Pom及印尼藝術團體Jatiwangi Art Factory於六月來臺,針對本屆亞雙展主題進行前期研究與資料蒐集。Chim↑Pom為2005年於東京成立的6人藝術組合,他們長期關注社會議題,並以不同的創作形式如行為表演、錄像、裝置等回應社會現象。同樣成立於2005年,Jatiwangi Art Factory則藉由藝術創作及組織藝術節、表演、討論會、駐村、電台廣播等活動,傳達他們對於農業、土地等相關問題之關注。兩組藝術團隊將於展前來臺進行相關社會議題研究,並在展覽時呈現全新的現地創作。而臺灣藝術家王文志、劉和讓、羅禾淋+陳依純,則將回應本屆亞雙展的主題與概念,提出新的創作計畫。王文志曾參與多項大型公共藝術計畫,媒材以竹編和藤編的大型裝置為主,作品的核心多根源於他的家鄉社群;本次他將以展題的「斡旋」概念為靈感,創造大型裝置作品,隱喻生活中的各種協商狀態。劉和讓的藝術實踐方式,往往映照出對象物相屬之社會關係和政治性意義,本次他將延續其創作脈絡,探討在不同情勢背景下所生成的經濟系統,與斷代的歷史情境之交錯與對話。羅禾淋與陳依純則是活躍於臺灣新媒體藝術領域中的青年創作者,本次也將針對展題合作新作,運用他們擅長的科技藝術媒材,探討網站攻擊的虛擬力量在真實世界產生的巨大效應。
策展人:瓦姍‧阿爾─庫戴立(伊拉克)、埃德‧達瑪萬(印尼)、漥田研二(日本)、林曉瑜(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