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四冊)簡介       承製單位:藝術家出版社
一、《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 白適銘 / 編著
日治時期以來,隨著殖民政府全面性的現代化建設,臺灣美術界亦產生前所未有的質變,隨著美術教育、展覽等新型態的藝術機制出現,一個具現代文化特質的美術社會誕生,而由民間發起成立的美術團體,亦在美術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18951945年間,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美術團體,不僅參與成員眾多、屬性多元,分布範圍更擴及臺灣各地,發展景況超乎想像。然而有關這些美術團體的研究,卻仍未被清楚認識。本書透過日治時期美術團體的整體考察,發掘出諸多未嘗公開的史料及圖像,藉此再次檢視臺灣近代美術史的「全像」,賦予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團體更為客觀、系統化的意義詮釋。
【作者簡介】

白適銘

日本京都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所)教授,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美術系(所)兼任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史(所)兼任副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所)專任助理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等,主要著作有《日盛.雨後.木下靜涯》、《世外遺音木下靜涯舊藏畫稿作品資料研究》編著 )、〈走向自由體制的文化內視談八年代臺灣美術的脫體制現象及街頭精神〉、〈廢除「國畫」之後戰後水墨畫「東亞文化共同體」思想之形成〉、〈外來者或內在者?年代臺灣風景畫環境經驗建構問題探析〉、〈「国家」概念の視覚化:日本殖民時代における台湾戦争画の中の国民精神〉、〈公眾與景觀臺灣近代雕塑的公共化與社會性形塑〉、"Edge of the 'World': A Discussion on the 'Cosmopolitanism' and Trans-coloniality in Taiwanese Modern Art", "Cultural Vision from the Empire's Periphery: Taiwanese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from Qing to Japanese Period"、〈記憶、被記憶與再記憶化的視覺形構─ 臺灣現當代攝影的歷史物質性與影像敘事〉、〈「地方色彩」問題再議日治時期臺灣美術文化論述中的東亞視域與主體建構〉等。

二、《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 黃冬富 / 編著
戰後初期,在臺日籍人士全部遣返日本,緊接著大批來自大陸各省的藝文菁英,追隨國民政府遷臺,牽動臺灣藝術家的結構變化。於「祖國化.去日本殖民文化」及「反共復國」之時代氛圍下,臺灣發展出不少在政策支持下成立的全國性美術團體;此外,由學校專業美術教育部分菁英所發展、標舉「現代」精神的美術團體,在性質和理念上也有別於日治時期的美術團體。
  此時,全省美展和全省教員美展仍為藝術家們視為重要的發表園地,由於創作和審美理念之差異,因而引發了「正統國畫之爭」及強調「現代」的反傳統權威體制之波瀾,「主流」、「正統」和「前衛」,遂成為此一時期臺灣畫壇之重要議題。
【作者簡介】

黃冬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學碩士,現任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系藝術講座教授,曾任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總務長、教務長、美教系主任、藝教所所長,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兼副校長,曾應邀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和臺南市美術館之典藏品審議委員,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品審議委員、展覽審查委員。主要著作有《踏實.穩健.韌性:戰後臺灣小學美術師資養成教育》、《中國美術教育史》、《呂佛庭繪畫藝術之研究》、《高雄縣美術發展史》、《屏東縣美術發展史》、《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屏東地區》、《臺灣省展國畫部門之研究》、《歷史.榮光.名作系列─蔡草如〈菜圃景色〉》等專書十餘種,專文九十餘篇。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美術理論獎、臺灣省文獻會研究著作優等獎,國科會研究甲等獎助三次、國科會研究乙種獎助三次、省教育廳師院教師研究甲等獎三次,2007年獲教育部所屬機關學校優秀教育人員獎。

三、《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 賴明珠 / 編著
臺灣從1949年實施戒嚴,直至1987年宣布解嚴。解嚴前,美術團體或受黨國政府之規訓、箝制;或遵從規訓,但在藝術實踐上則追尋創意與自主。此外,亦有創作者及美術團體,在吸納新潮及主體意識逐漸抬頭的環境下,不斷衝撞體制並開拓藝術創新與自主的各種可能性。
  本書即是以1970年至1990年創立的臺灣美術團體為分析文本,敘述其創立宗旨、推動歷程及創作實踐的內容,藉此歸納、分析,解嚴前後臺灣美術團體與國家政策、美術機制、賞鑑品味及美術觀念流變的關係。
【作者簡介】

賴明珠

英國愛丁堡大學東亞研究所文學碩士,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的美術發展》(1996)、《日治時期臺灣東洋畫壇的麒麟兒大溪畫家呂鐵州》(1998)、《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回首桃源三百年》(2004)、《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2009)、《簡練.玄邈.林克恭》(2011)、《靈動.淬鍊.呂鐵州》(2013)、《優美.豪壯.許深州》(2014)、《瑰麗.象徵.金潤作》(2016)等,單篇論文散見於《臺灣美術》、《民俗曲藝》、《史物論壇》及國外《美術史論壇》(韓國)等之學術刊物。

四、《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 盛鎧 / 編著
臺灣自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後,憲法保障的人民結社自由隨之開放,美術團體也因而愈加蓬勃發展。除了新的美術團體陸續成立,1991年以後臺灣美術團體在性質上亦出現明顯變化,不僅定位較以往明確,活動型態及作用性更加多元,呈現出分眾化之趨勢:有些團體專注推廣特定媒材;有些耕耘地方,與社區深度聯結;也有的是為推動特定理念而結社,或是經營替代空間,透過據點營運以推廣藝文風氣。
  同時,網路使用習慣的普及,也使1991年後的美術團體演變出全然嶄新的運作模式。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1991年後的臺灣美術團體都較以往更加的自由、豐富、多樣。
【作者簡介】

盛 鎧

現任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臺灣藝術史學會常務監事,曾策展「生命的禮拜天:張義雄百歲回顧展」(國立臺灣美術館,2013)、「不完全變態:侯俊明創作與手稿展」(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2016),主要著作包括曾發表多篇關於藝術家侯俊明、張義雄、陳澄波、李石樵與郭雪湖的專題論文,以及哪吒形象演變、公共空間和巷弄意象等跨領域研究之論著,並撰有多篇藝評。目前進行之研究方向為運用文本生成學的方法,探究藝術家由圖稿或試作到作品完成過程中的創作演化。曾獲第1屆帝門藝術評論徵文獎優選(199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2004)及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臺灣研究學位論文獎助(2007)。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期致力於臺灣美術史的研究與推廣,為落實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實踐「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理念,於10月出版《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今(28)日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由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主持,國美館館長林志明、藝術家出版社社長何政廣、書系顧問黃光男、審查委員林保堯、謝東山、廖新田及廖仁義,叢書作者白適銘、賴明珠、黃冬富與盛鎧,多位前輩藝術家及美術團體代表人等出席,場面熱鬧盛大。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前排右7)、國美館林志明館長(前排右6)及貴賓合影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臺灣這塊島嶼擁有豐富多元的族群與複雜的歷史文化面貌,文化部長鄭麗君認為「藝術史」正是能將這些文化與歷史記憶保存重建的核心關鍵。因此文化部自2017年啟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為政府首度運用特別預算推動之文化藝術公共政策,是以國家的高度支持臺灣美術史研究發展及史料檔案的保存。蕭宗煌次長指出,畫會團體在臺灣近現代美術發展歷程中具有關鍵性的角色,從日本殖民時期 1920年代「七星畫壇」、「臺灣水彩畫會」、「赤島社」等揭開臺灣現代美術運動的序幕,1934 年「臺陽美術協會」展開與日治時期官辦美展臺展、府展競逐抗衡體系,戰後 1956 年「東方畫會」、1957 年「五月畫會」 則掀起臺灣現代藝術的洶湧浪潮。爾後畫會及藝術團體更如雨後春筍紛紛成立,1983年臺北市美術館成立前後,替代空間結社方式亦興起,在臺灣美術發展各個階段扮演著重要的推手。因此文化部特別支持國立臺灣美術館規劃編印《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整理日治時期、戰後初期、解嚴前後、截至 2018 年期間之美術團體資料,探討在時代轉變與美術發展歷程中,美術團體的多元面向與時代意義,並作為研究臺灣美術史的工具書,為重建臺灣藝術史奠定重要的深遠基石。

 國美館館長林志明則說,《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著重史料收集與分析,為臺灣美術史的重新建構立下基石,編輯群採取「屬地主義」,在臺籍藝術家之外也涵蓋日籍藝術家等,並接受藝術界所提供的眾多資料,方能成就此一更為客觀、涵蓋面廣大的研究出版里程碑,也期許書系能成為研究臺灣美術史的工具書,成為書寫臺灣藝術史的指引性史料。


國美館出版《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出版計畫」國美館委託藝術家出版社執行,邀請國內知名美術史學者進行田野調查、資料收整及編寫,累積一千個以上美術團體資料,為臺灣美術研究寫下嶄新里程碑。《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整理日治時期、戰後初期、解嚴前後、90年代起截至2018年期間之美術團體資料,探討在時代轉變與美術發展歷程中,美術團體的多元面向與時代意義。叢書包含由白適銘撰稿的《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黃冬富撰稿的《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賴明珠撰稿的《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以及由盛鎧撰稿的《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等四輯,收錄1895年至2018年間於臺灣成立的美術團體,透過對於團體資料的調查、彙整與編寫,重新探索臺灣美術各時期的不同面貌,促進臺灣美術發展史實之深化研究,並使研究成果及資源得以延續傳承。黃冬富老師說,叢書的完成除了作者的付出外,也需特別感謝美術團體提供的資料,以及審稿委員提供的意見,才能更完整呈現台灣美術發展的面貌。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編者合影(右起盛鎧、賴明珠、黃冬富、白適銘)

 臺灣美術團體的活動能量及創作表現,是研究臺灣藝術史及時代美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美術團體的成立,意味著藝術家得以群體之力推展美術運動與藝術思維,藝術家的創意與理想在團體成員互動中相互激盪、彼此支持,使藝術創作不復是個人的單打獨鬥;而美術團體的同仁畫展等活動,亦是藝術家學習與發表的交流平臺。臺灣美術自日治時期進入「新美術」紀元,在未設置美術專門學校的時空情境下,由民間發起成立的美術團體成為藝術同好往來學習的互動平臺,在臺灣美術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945年後,臺灣美術團體的發展愈加成熟,「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等團體的出現,推動1960年代臺灣現代繪畫運動的發展,開啟臺灣現代藝術及抽象繪畫的風潮;解嚴前後是美術團體百家爭鳴的時代,隨著社會逐漸開放,美術團體開始著眼於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等新興議題,而「伊通公園」、「2號公寓」等替代空間,則提供藝術家在美術館之外、更為自由寬廣的實驗場域;1991年以後,臺灣美術團體在活動型態及作用性質上呈現分眾化趨勢,同時,網路使用習慣的普及,也使美術團體衍變出更即時、推廣效果更為廣泛的嶄新運作模式。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貴賓合影

 為發揚臺灣藝術內涵、並向下一代扎根,《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出版品將廣為贈送國內社教單位、大專院校、附設有美術班高中職等單位之圖書館、美術文化相關系所及文化藝術機構等;此外,這些研究成果也將寄發至國外文教機構及圖書館,以期在國際上推廣我國美術,並提供相關藝術研究資料,增進海外人士對臺灣美術團體之瞭解。本書系期以美術團體獨特的發展軌跡及歷史紀錄,反映臺灣豐富多元的創作能量,呈顯其所形構的藝術生態,並持續為臺灣藝術史的建構,提供更多討論及可運用的研究資源。叢書詳細內容請至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http://www.ntmofa.gov.tw)或藝術家雜誌社網站(http://www.artist-magazine.com)查詢。


相關書籍: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2.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3.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4.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