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張洹雕塑紐約亮相 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這種謹小慎微在中國是很普遍的,這裡的藝術家要接受各種形式的政府審查。近期被廣泛報道的案例有艾未未被控涉嫌從逃稅到重婚、傳播淫穢內容等各種罪名,還有2008年張洹在上海美術館的展覽被當地政府取消,且沒有解釋原因。

 

 

張洹調皮又深刻的雕塑亮相紐約

藝術2014年05月20日
張洹2006年的作品《從佛腳中長出的頭》正在紐約北部的斯托姆·金藝術中心展出。
張洹2006年的作品《從佛腳中長出的頭》正在紐約北部的斯托姆·金藝術中心展出。
Courtesy Storm King and Pace Gallery
上周末弗里茲展(Frieze)的狂熱已經退去,藝術愛好者們可能很想逃離擁擠的人群,遠離都市,去做點小小探險。幸運的是,紐約的外圍地區為藝術愛好者們前往那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今年春天,斯托姆·金藝術中心(Storm King Art Center)宣布了兩個新項目:剛開幕的「張洹:喚起傳統」(Zhang Huan: Evoking Tradition)展和雕塑家弗吉尼亞·奧弗頓(Virginia Overton)新創作的一個委託裝置作品。
斯托姆·金藝術中心的吸引力之一永遠在於它所處的那片土地:雖然最 初它只是1960年在哈德遜谷一棟房子里成立的博物館,被玫瑰花園和整齊的樹籬包圍,但是後來又購進了很多更大的房子,佔據了更大的面積,重點轉移到了戶 外,那裡也演變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公園之一。理乍得·塞拉(Richard Serra)和馬克·迪·蘇維洛(Mark di Suvero)等藝術家的永久陳列作品長久以來吸引着遊客。在這個500英畝的公園裡看一天雕塑,你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有些最新展出的藝術作品與這裡起 伏的小山和田野的歷史有關。
左:張洹《和平,2號作品》,2001年。右:弗吉尼亞·奧弗頓的裝置作品。
左:張洹《和平,2號作品》,2001年。右:弗吉尼亞·奧弗頓的裝置作品。
Courtesy of Storm King
在室內,中國出生的藝術家張洹用49種灰燼雕刻出了很多腦袋,這些 灰燼的顏色包括灰色、白色和亮粉色等(順便提一句,這些灰燼不是骨灰,而是從佛教寺廟裡收集來的香灰)。張洹信奉佛教,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靈性,來源於禱 文和回憶以及渴望和希望(在室外,他的《和平,2號作品》是一個銅製大鐘,他自己身體的複製品作為搖繩從鐘的中間懸掛下來,鐘上刻有村民們的希望和夢 想)。他的作品還有點調皮:附近他的另一個雕塑是一隻腳生出了一個頭(「也許說成從腳上長出一個頭更合適,」張洹通過翻譯說)。還有一件作品是從中國農村 找來的一個古老的木門,農民們曾經穿過這個門去村裡幹活。
斯托姆·金畢竟是個農場,它的聯合創始人拉爾夫·R·奧格登 (Ralph E. Ogden)曾經經營的牧場的一部分構成了散布着雕塑的南場(South Fields)。位於中央的安迪·高茲沃斯(Andy Goldsworthy)和林瓔的作品參考了這段歷史。這段歷史也引起了雕塑家弗吉尼亞·奧弗頓的興趣,她在布魯克林工作,但是來自田納西州的一個農民家 庭。在接受斯托姆·金藝術中心的委託,第二次為《展望》(Outlook)系列創作一個地點特定的作品之後,她多次在各個季節參觀該中心,在樹林和小山上 漫步。但是,她總會回到同一個地點,被這裡的廣闊視野所吸引,而且隨着青草變綠、長高、被割掉、打捆、搬走、堆成草垛,這片田野本身的顏色和高度也在變 化。「感覺它可以與周圍的東西交談,」她說。她最後創作出來的作品——約400英尺長、四英尺高的黃銅管——是「一幅穿過田野的畫」。它追隨這片土地的輪 廓,隨着青草長高,它將剛剛高出那些草。它不僅與遠處的其他雕塑有關聯,而且它本身也是個傳話筒:空管子真的可以傳遞遊客的聲音。
斯托姆·金周三至周日上午10點至下午5:30開放。從陣亡將士紀念日那個周末(5月24日)至勞動節(9月1日),周六和周日將延長開放至晚上8點。欲知詳情,請訪問stormking.org網站。

 

張洹調皮又深刻的雕塑亮相紐約

藝術2014年05月20日
張洹2006年的作品《從佛腳中長出的頭》正在紐約北部的斯托姆·金藝術中心展出。
張洹2006年的作品《從佛腳中長出的頭》正在紐約北部的斯托姆·金藝術中心展出。
Courtesy Storm King and Pace Gallery
上周末弗里茲展(Frieze)的狂熱已經退去,藝術愛好者們可能很想逃離擁擠的人群,遠離都市,去做點小小探險。幸運的是,紐約的外圍地區為藝術愛好者們前往那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今年春天,斯托姆·金藝術中心(Storm King Art Center)宣布了兩個新項目:剛開幕的「張洹:喚起傳統」(Zhang Huan: Evoking Tradition)展和雕塑家弗吉尼亞·奧弗頓(Virginia Overton)新創作的一個委託裝置作品。
斯托姆·金藝術中心的吸引力之一永遠在於它所處的那片土地:雖然最 初它只是1960年在哈德遜谷一棟房子里成立的博物館,被玫瑰花園和整齊的樹籬包圍,但是後來又購進了很多更大的房子,佔據了更大的面積,重點轉移到了戶 外,那裡也演變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公園之一。理乍得·塞拉(Richard Serra)和馬克·迪·蘇維洛(Mark di Suvero)等藝術家的永久陳列作品長久以來吸引着遊客。在這個500英畝的公園裡看一天雕塑,你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有些最新展出的藝術作品與這裡起 伏的小山和田野的歷史有關。
左:張洹《和平,2號作品》,2001年。右:弗吉尼亞·奧弗頓的裝置作品。
左:張洹《和平,2號作品》,2001年。右:弗吉尼亞·奧弗頓的裝置作品。
Courtesy of Storm King
在室內,中國出生的藝術家張洹用49種灰燼雕刻出了很多腦袋,這些 灰燼的顏色包括灰色、白色和亮粉色等(順便提一句,這些灰燼不是骨灰,而是從佛教寺廟裡收集來的香灰)。張洹信奉佛教,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靈性,來源於禱 文和回憶以及渴望和希望(在室外,他的《和平,2號作品》是一個銅製大鐘,他自己身體的複製品作為搖繩從鐘的中間懸掛下來,鐘上刻有村民們的希望和夢 想)。他的作品還有點調皮:附近他的另一個雕塑是一隻腳生出了一個頭(「也許說成從腳上長出一個頭更合適,」張洹通過翻譯說)。還有一件作品是從中國農村 找來的一個古老的木門,農民們曾經穿過這個門去村裡幹活。
斯托姆·金畢竟是個農場,它的聯合創始人拉爾夫·R·奧格登 (Ralph E. Ogden)曾經經營的牧場的一部分構成了散布着雕塑的南場(South Fields)。位於中央的安迪·高茲沃斯(Andy Goldsworthy)和林瓔的作品參考了這段歷史。這段歷史也引起了雕塑家弗吉尼亞·奧弗頓的興趣,她在布魯克林工作,但是來自田納西州的一個農民家 庭。在接受斯托姆·金藝術中心的委託,第二次為《展望》(Outlook)系列創作一個地點特定的作品之後,她多次在各個季節參觀該中心,在樹林和小山上 漫步。但是,她總會回到同一個地點,被這裡的廣闊視野所吸引,而且隨着青草變綠、長高、被割掉、打捆、搬走、堆成草垛,這片田野本身的顏色和高度也在變 化。「感覺它可以與周圍的東西交談,」她說。她最後創作出來的作品——約400英尺長、四英尺高的黃銅管——是「一幅穿過田野的畫」。它追隨這片土地的輪 廓,隨着青草長高,它將剛剛高出那些草。它不僅與遠處的其他雕塑有關聯,而且它本身也是個傳話筒:空管子真的可以傳遞遊客的聲音。
斯托姆·金周三至周日上午10點至下午5:30開放。從陣亡將士紀念日那個周末(5月24日)至勞動節(9月1日),周六和周日將延長開放至晚上8點。欲知詳情,請訪問stormking.org網站。

「水墨藝術」展,筆與墨的當代復興

藝術評論2013年12月14日

Sigg Collection
紐約——說起中國藝術的歷史,筆墨的傳統是受到無上推崇的。通過這種簡單的工具和材料組合,中國最偉大的成就——山水畫和書法——繁榮發展了千百年。
但筆墨在20世紀的處境不佳,這首先是因為歐洲現代主義的流入,然 後毛澤東又強行確立了蘇聯影響下形成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的地位。但是,在毛澤東於1976年去世以後,形勢開始回暖,筆墨藝術迎來了某種意義上的復興,一些藝術家將之稱為「實驗性水墨」。
正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展出的「水墨藝術:借古說今中國當代藝術」(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即考察了筆墨藝術的復興。展覽呈現了35位藝術家的70部作品,他們多數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其中有幾位之前在紐約鮮有曝光,或從未出現 過。透過展覽我們能夠發現,一些藝術家已經找到了將筆墨呈現於紙的新方法,而另一些則以攝影、視頻、動畫,甚至是建立在照片基礎上的行為藝術的形式呈現出 了筆墨藝術的效果。
例如,張洹2001年創作的著名作品《上海家譜》包括了9幅以張洹 臉部為主的彩色照片,他的臉上用墨寫上漢字,按順序一幅比一幅更多,直到全部塗黑,就好像張洹被自己語言或思想的喋喋不休逐漸吞沒。而黃岩1999年創作 的兩幅彩色照片形式則更為溫和。照片中的主體是他的軀幹,上面繪以傳統的山水畫圖景,它們試圖傳遞出對自然和繪畫本身的一種善意尊敬。
這場展覽採用了一種分散的布展方式,包括了一些跟這種場合不相稱的 作品,傳遞信息的方式零散,特別是其中幾件雕塑作品似乎就不應該在此地出現。這種布局似乎是特意為了擺放一些中國藝術代表人物艾未未的標誌性作品而設計。 大都會博物館可能認為他十分重要,但對這場展覽來說,他並非不可缺少。
「水墨藝術」是大都會博物館的第一場中國當代藝術展。大都會擁有在 西方世界數一數二的中國傳統藝術收藏,還有一項水平相當的展覽項目。「水墨藝術」的策展人是精通中國書畫的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何慕文並沒有布設臨時展廳,而是將展品分佈到大都會中國藝術展廳的各個角落,有時候會和一些古老得多的內容放在一起,或者放置的房間充滿了 中國建築的元素以及可用於展出捲軸的玻璃櫃。這些玻璃櫃通常專門用來展出大都會的中國書畫作品。
這種作品分佈方式分散得讓人幾乎沒法將它當做一場展覽,最靠前的兩 名藝術家的作品遠在靠近大堂的一個展廳里。而這種方式也要求展品在陳列時對展覽的主題——字、風景、抽象概念和「畫筆以外」——進行模糊化處理。但這種陳 列方式也使得參觀者能夠將展品與歷史作品進行對比,雖然這種對比很少對現代作品有利。一個例子是將艾未未刻有可口可樂(Coca-Cola)——著名廣告 語——圖標的漢代陶罐放在大都會自己的漢代陶瓷藏品旁。
但「水墨藝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仍然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展覽,因為它 將現代中國藝術放置到了廣受稱頌的水墨傳統背景上。另外,它有一種當代審視中時常欠缺的形式關注。而展覽中所出現的一些參差不齊可能也有其益處。這一作品 集合從總體上展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的兩面:藝術家們如何在和先於他們的藝術進行合作與對抗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或者說,為什麼他們沒有將這 些先於他們的藝術視作公認的理念或某種觀念框架,從而去依賴精湛技法的展示。
展覽設定的時間起點為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當時,後毛澤東時代奮 起直追的先鋒藝術開始結出成果,而已經接受了杜尚(Duchamp)、波普藝術(Pop Art)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後極簡主義(Post-Minimalism)的觀念性、過程和行為表演成分——西方藝術理念的藝術家們開始在國際上嶄露 頭角。
展覽有一個震撼人心的起點,步入第一個主要展廳,三幅黑色基調的巨幅立軸掛在牆上,是出自谷文達的1985年「遺失的王朝」系列的作品,將巨大的漢字、誇張的凹凸筆觸和相對寫實的風景結合起來,給人感覺如同一場撲面而來的風暴。
相鄰的是概念藝術家吳山專於1989年在六張大幅畫紙上創作的單件 作品《字象的黑體》。吳山專借用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巨大漢字和配色,將紅白底與黑色的粗體書法大膽混合在一起。它讓人隱約想起吳山專幾年前的「紅色幽默」 裝置作品,在此次展覽的圖錄中登載了其中的一件(與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即將在一個方形空間里創作的作品有相似之處)。更加冒險的書法藝術作品包括王冬齡張揚的巨幅抽象作品,以及徐冰1991年的《天書》,這個 浸入式的裝置作品將手工印刻的書本和捲軸鋪滿天花板和牆壁,上面寫滿由他發明的、東方人和西方人都不認識的文字。
這些作品充分展示出的高超技藝或許反映了何慕文對中國傳統元素的熟 悉,以及同等程度的對各種當代藝術的不熟悉。但不論喜歡與否,這些精湛的作品至少會暫時吸引你的注意。技藝確實能做到這點。最吸引人的是一幅楊泳梁創作的 精緻畫卷,楊泳粱出生於1980年,曾學習中國傳統山水畫,後來在創作《觀潮》時使用了數字照片合成技術。這個展現了12世紀宋代藝術風格的精美畫卷對新 中國的快速發展做出了評論:你很快會發現,布滿岩石的島嶼和茂密森林實際上是高層公寓建築和輸電塔。
其他類似的作品包括劉丹的一幅極其細膩的《水墨畫卷》(1990) ——這幅密集的、帶着一些橙色的風景畫有着太多奧基夫式(O』Keeffe)的形狀,幾乎可以作為科幻小說的插圖;任戩以宇宙為主題的畫作《元化》 (1987-88)則比較平和。張羽的一些裱在板上的紙本水墨畫描繪了黑暗、厚重的景象,讓人想起爆炸的流星或一塊塊堆積起來的乾裂瀝青,攝影般緊密的着 色使畫面看起來十分誇張。劉丹1991年創作的《字典》利用大量的水墨及水彩描畫了一本小字典,沒那麼炫技,卻更容易被錯認為照片。
還有一些與這種完美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十分引人注目。段建宇——本 次展覽中的少數女性藝術家之一——將中國傳統山水畫分割開來,放置在一些分離的紙板上。劉煒的《無題 No.6(花)》(2003)手卷描繪的是一群生氣勃勃的無性生物,周圍是許多材料不一的圖畫、文字和風景組成的叢林,在此種背景下顯得極具個人色彩。李 華生2006年創作的四幅立軸呈現了一個細密的網格,這些徒手創作的網格顯然需要極大的專註力才能完成。這些網狀的畫面表層是忍耐力的勝利,當你仔細查看 時,畫面中又會呈現出建築及其他的形狀。
有很多作品只是給熟知的藝術創作手段添加了一些中國元素,特別是對成品雕塑的重塑。比如由不鏽鋼製成的中式圓背椅,由紫硅(類似蕾切爾·懷特雷[Rachel Whiteread的床墊)或不鏽鋼(類似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路易十四半身像)澆築的供石,以及一件由透明塑料製成並綉有淡綠色塑料魚線的華美禮服。
同樣給人似曾相識感覺的,還有陳劭雄手法精湛、極度依賴攝影的動畫 作品,以及用一種讓人想到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的手法繪製了一個怪誕世界的邱黯雄。更引人注意的是孫遜的《一場革命中還未來得及定義的行為》,用木刻版畫和(看起來是)真的木塊來 製作動畫,還有楊福東的錄像作品《留蘭》,展現了一派水、霧、天融為一體的湖景中,真人扮演的人物的一場浪漫邂逅。
「水墨藝術:借古說今中國當代藝術」(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至4月6日。212-535-7710, metmuseum.org.
翻譯:許欣、曹莉

 *****
 http://www.metmuseum.org/en/exhibitions/objects?exhibitionId={2CCA0D85-6307-4AC7-9674-C4E4F675C08E}&pg=1&rpp=2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