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Future Award「難民共和國Refugee Republic」 (Dutch Design Awards By荷事生非)



 發表於 | 國際
荷事生非
荷蘭事的資訊平台。穿梭「旁觀者」與「在地人」兩者身份間,「荷事生非」用深度分析、膚淺八卦、感性分享的話語文字,介紹討論荷蘭這個和台灣差不多大小的歐洲小國、世界大國,它的外貌與內在、優勢與挑戰、過去與未來。六大主題:社會文化、設計建築、永續環境、人文藝術、荷蘭教育、吃喝玩樂!
看更多荷事生非的文章


今年(2015年)荷蘭設計獎Dutch Design Awards終極獎項「未來獎Future Award」終於公布了,得主是「難民共和國Refugee Republic」。難民共和國到底是什麼國家?還是意思是說我們未來都會成為難民嗎?別看到黑影就開槍,誤會了這一切。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耐著性子,讓荷事生非慢慢報給你知。 

前進難民營2.0版「難民共和國」

點進官網導覽影片,先聽到帶有些許口音的英文開場白,緊接著看見實景記錄片與手繪地圖所交織而成的視覺,慢慢地具有濃濃中東風情的輕快背景音樂響起,歡迎來到「難民共和國」。
一個位在伊拉克北部境內、距離敘利亞邊界僅有60公里處的最大難民營Domiz,原本規劃安置38,000人的營地,現在人口數已暴增到58,000(持續增加中),因敘利亞內戰奔逃於此的人們,在獲得一些基本物資後,開始搭起他們2.0版的家園與國度。
依循地圖,隨著13歲逃學經營賣鳥攤販的Ahmed、63歲專割包皮的醫生Shixmous、23歲的黑手技師Mahmoud、16歲具有歌手星夢的Fatma,透過文字、照片、影片、繪圖、聲音更深入且貼近他們的家庭背景、日常生活、居住環境等。跟世上所有人一樣,在這裡的人會裝修房子(帳篷)、買麵包、上學、創業、找工作、找樂子、跟鄰居吵架、戀愛、結婚、生子…。造訪完四人不同的生活路徑,大概也看遍了共和國裡東、南、西、北的街道景象,了解他們每天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不同的物資需求與文化。
這個「難民共和國」是由荷蘭人民報《De Volkskrant》與多媒體設計公司Submarine Channel共同催生的作品,透過一群專業新聞人士與視覺創意人員(註1)的合作,以具有主題和故事性的互動紀實(interactive documentary)網站,報導敘利亞難民營Domiz裡的現況與處境,突顯原本只是暫時寄居保命的難民營,因為生活時間軸的拉長(註2)儼然已發展成一個功能多元的迷你共和國。

最貼近地表高度和接近人體溫度的互動報導

敘利亞內戰問題燒遍了全世界,當難民們的腳步踏上歐洲各國領土的那一刻,更是將議題燒上燃點。在媒體以理性呼籲和感性訴求交織轟炸大眾的情緒混亂時刻,荷蘭新聞媒體人選擇用冷靜的態度來報導這個棘手的議題。
他們選擇將焦點轉回中東,鎖定在伊拉克北部境內最大的難民營,以一種最貼近地表高度和接近人體溫度的方式來進行報導。沒有顛沛流離的老弱婦孺照、沒有脫序狂搶物資的影片、沒有鬼哭神嚎的背景音,完全看不到「煽情」的影子,反倒是非常淡定地平鋪直述整個狀況,甚至讓人誤以為只是在造訪某位朋友的家鄉。
它呈現出人與人之間最尋常的互動關係,時時刻刻發生、同樣發生在你我周圍的生活瑣事,在仔細聆聽和閱讀過文字、影像、圖像後,會讓人有股莫名「合情合理卻又充滿不得已」的衝突感,那個無法言喻的衝突感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從胃裡深處翻滾到嘴中;再想想主題「難民共和國」,嘴中那股滋味又直接酸進了牙齦裡,好深刻的無奈、好有感的諷刺。
「難民共和國」不只以多媒體互動網站的形式,突破了傳統報導模式,為讀者帶來更具有廣度與深度的多元視角;另外,以手繪稿解決細部資訊(如圖解如何搭帳棚)和隱私問題(如某戶人家的內部裝潢),讓原本死氣沈沈的報導資訊活了起來,還兼顧了對基本人權以及隱私權的尊重。既主觀又客觀的報導態度,將那道模糊的界線掌握得成熟並得宜。
Photo Credit: Refugee Republic
Photo Credit: Refugee Republic

設計思維2.0版的社會設計

繼去年以關注兒福議題的Sweetie得獎之後,今年荷蘭設計獎終極得主也與探討社會議題脫離不了關係。「社會設計」似乎在這幾年很當紅,不過什麼又是社會設計?維基百科提及:「設計師在做設計時,銘記其於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和負擔的責任,並運用設計的過程增進社會的變革。」再說白一點,只要能改善人類社會的設計,都可以叫「社會設計」。
這不是有說等於沒說嘛!那有什麼好拿出來說嘴的?或許在設計本質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社會設計卻是一種思考範疇更廣、更深的設計2.0版。2.0版的設計,不再只侷限運用物質或服務的設計來改善生活,而是以「人」為出發點,並面對當代社會接踵而來的各項議題,如過度消費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資本市場極大化所產生的不平等競爭、全球化所引發的文化衝突(甚至戰爭)。
舉個簡單的杯子設計為例,過去的設計思維可能只圍繞在如何將造型設計的好看又好拿;現在則會擴及到製作的材質是什麼?哪裡來?生產、運輸過程如何更環保?販賣管道能不能更直接,減少中間剝削?甚至發展出符合失智老人特殊需求的產品(Eatwell)等等。
不小心扯遠了回歸正題。雖然台灣沒有敘利亞難民,但「難民共和國」讓人想起台灣也有著一群跟他們一樣暫居於社會中的外籍勞工族群, 我們是否也能以平常心看待他們的存在,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文化,以避免社會上的衝突與排斥呢?
又或是當媒體、組織、個人對弱勢族群給予關懷時,是不是也能把他們當「人」,避免過度煽情的文字、態度、行為,因為嚴格來說這都是某種程度的不尊重,適時、適度地伸出援手呢?
註1:「難民共和國」幕後工作團隊人員有:Jan Rothuizen(繪圖)、Martijn van Tol(聲音、文字、編輯)、Dirk Jan Visser(影片、照片)、Aart Jan van der Linden(網頁建構、影片處理) 、Jorgen Koolwijk和Christiaan de Rooij(設計)。
難民共和國幕後工作人員介紹影片:
註2:根據挪威難民理事會(Norwegian Refugee Council),全球難民於難民營居留的平均時間為17年。
本文獲荷事生非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