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胡寶林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失巷的文明;Meet the woman who started a street revolution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 New genre public art


作者: 胡寶林

出版社:藝術家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06/07/15
語言:繁體中文


  公共藝術的多元形式與象徵意義,在這樣的時代,不斷有新的風格與定義產生,它的姿態繽紛、語言生動,呈現於我們生活的舞台上。


  從小至美化的街燈、車站內具設計感的座椅,大至在公共空間內外一切引人注意、歡愉、討論的事物;或者是由一個政治、社會、族群等的共同「議題」、一個計畫案所衍生而出的公共藝術作品,皆在每個城市裡與路過的人巧遇、對話或擦身而過。


  作者胡寶林,以其二十年來對於公共藝術的觀察,提出獨特的觀點。從公共藝術家不必做化妝師的角度,引領至設置在社區環境、族群認同等意象的「定點藝術」,結合了當代哲學觀點的省思,欲推廣一個非泛論的公共藝術新美學:一切都可以是公共藝術的形式,只要能夠透過參與、認同與地緣的互動,既而邁向都市共同生活中的改革與創意,才是具有意義的作品。


作者簡介


胡寶林


  學歷:瑞士聯邦工業大學建築碩士、瑞士Form und Farbe實驗藝術學院創作班研究


  現職經歷:退休。中原大學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中原大學芳鄰成長園社造中心主持人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台北文化局古蹟審查委員、教育部公共藝術審議委員


  公共藝術作品:花蓮市形象商圈〈太陽能圖騰〉(1998)、苗栗泰安梅園國小〈大織布牆〉(2002)、中原大學楓香詩園〈楓果詩球〉(2004)



目錄





第1章 前言:公共藝術家不必做化妝師

第2章 公共藝術與當代藝術的美學哲學

第3章 都市景觀與城市空間的對話

第4章 公共領域中的公共藝術

第5章 公共藝術的生態文化遠景

第6章 參與式創作的公共藝術

第7章 結語










*****

失巷的文明

中文書 , 寶林 , 明田 , 出版日期: 1992-06-01
還記得幼年與同伴在巷道中戲耍的情景嗎﹖ 巷中天地一直是我們心靈中的圖騰。 對已失巷的都市, 人們所要爭取的何止是徒步區、遊戲巷 何止是建築物間的留白藝術, 更是書中那呼之欲出的,對人文心靈的一線希望。... more




Meet the woman who started a street revolution (via BBC World Hacks ...

https://fsbuq.com › News
17 hours ago - Meet the woman who started a street revolution (via BBC World Hacks). By. admin. -. November 18 ... Posted by BBC News. 365,281 Views.
BBC News影片

英國總算有制度了。台灣的學者已呼籲還給市民巷道數十年了呢!



播放-1:35
1,840,751 次觀看

BBC News 新增了一段影片:Playgrounds in the street 🎾
17 小時 ·


Meet the woman who started a street revolution 🛴🚴🎨 (via BBC World Hack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