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好物相對論:生活器物》2015








好物相對論:生活器物

好物相對論:生活器物



 瓷器解致璋×蔡曉芳
  陶器毛森江×章格銘
  銀壺廖寶秀×陳念舟
  玻璃向原綠×林靖蓉
  琺瑯洪侃×呂燕華
  漆器黃麗淑×王清霜
  細木作林怡芬×閻瑞麟
  竹編駱毓芬×蘇素任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說:「只有實際在生活中使用的,才是美的器物。」本書以有趣的相對論概念切入,從「使用者」角色出發,帶出「物」之美,再從物的鑑賞,帶到「創作現場」,見證工藝職人的創造過程。報導者化身為工藝鑑賞之旅的帶路人,以好物為媒,以故事為餌,引領大家穿梭各種美學現場,讀者不但可從中見識到許多生活家精采的用物觀點與美感品味;還可以一次領略多位臺灣工藝創作職人的藝術信念與創作歷程。是貼近生活、活潑又有趣的工藝鑑賞入門書。附錄並提供職人名家所推薦之好物鑑賞採購資訊。
〈撰文〉

盧怡安


  資深文字工作者,於《商業周刊》工作有十年經歷。主要作品有《alive品味書:品味巴黎特刊》等。

黃采薇

  資深旅遊記者,現為獨立文字工作者,《旅讀中國》等兩岸媒體特約撰述。

駱亭伶

  把採訪當成旅行的文字記者。覺得採訪是忠實的聆聽,寫稿像角色扮演,在兩者間捕捉光輝與幽暗的細節,人生的可苦可樂。

蘇惠昭

  資深自由撰稿人,文字散見台灣、中國大陸各媒體。靠著採訪人物蒐集精采生命故事並從中竊取人生智慧,滋養平凡平淡生活。

陳淑華

  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經典雜誌》與《大地地理雜誌》撰述及採訪召集人。著有《島嶼的餐桌》、《彰化小食記》等。曾獲金鼎獎、中時開卷美好生活書獎。

葉益青

  喜歡寫字閱讀拍照,寫過《蔬菜美味事典》、《台灣的市場》、《老字號的故事》等書;喜歡老東西與晃蕩於台灣各地,是個養貓人;曾是編輯、作者、企畫、藝術行政工作者……,悠然享受不同領域工作的樂趣。

〈攝影〉

林宥任

  資深雜誌書籍專案攝影暨策展人。作品廣見《鄉間小路》、《親子天下》等。個人攝影展:我愛貓(高雄駁二)、通往職人的道路(台北蘑菇)等。
 

目錄

序︰傾聽生活與工藝的美好交會

瓷器
●好用,就是好物解致璋
●將古典燒出當代溫度蔡曉芳

陶器
●不完美,更值得玩味毛森江
●出世的作品,入世的靈魂章格銘

銀壺
●百鍊千錘,器由心生廖寶秀
●讓茶文化走入生活陳念舟

玻璃工藝
●好品味,來自日常的堅持向原綠
●這麼冷靜,又那麼熱情林靖蓉

琺瑯器
●愛上歲月的痕跡洪侃
●用火作畫,照亮每一天呂燕華

漆器

●台灣本色漆之華黃麗淑
●八十載漆藝人生王清霜

細木作
●人使用物品,物品定義了人林怡芬
●用木頭寫生活的詩閻瑞麟

竹編
●讓古早創意走進當代生活駱毓芬
●編出多變的美感蘇素任

附錄:與好物相遇
 

自序
  
傾聽生活與工藝的美好交會

  
  打開《好物相對論-生活器物》,我們看到茶人解致璋將曉芳窯的古典瓷器靈活巧妙地運用於各種茶席中,既現代又有個性;再走進工作室拜訪蔡曉芳,一邊聽這位瓷器大師娓娓道出四十多年來如何摸索精進,重現了千年國寶,燒製出當代溫度,一邊看著羅列的鈞窯茶碗,從形、色、質展現讓人目眩神迷的細致變化,一種「比宋徽宗還要幸福」的自得感不覺油然而生。
  
  翻開《好物相對論-手感衣飾》,建築設計學者安郁茜生動描述洪麗芬的湘雲紗作品在工藝與時尚舞台的獨特卓越,又從各種細節一一解說分析,甚至身體力行,親自示範演繹湘雲紗服裝的日常穿搭,工藝精神能夠如此貼身感受,讓人一讀難忘。接著來到洪麗芬工作室,在充滿創新與實驗精神的的工作場域裡,名揚國際的服裝大師分享她如何從湘雲紗這塊傳統布料提煉出工藝作法,加以創新運用在絲、棉、蕾絲等不同的材質上,再將東方開闊線條融合西方塑型裁剪,終於創作出融合東西交流的新風格,成就SophieHONG品牌的歷程,步步足跡,宛如親歷。
  
  這二冊書共涵蓋如以上例舉十六種工藝領域、三十多位名家達人的專訪,除了生活家與工藝家的相對論,還有設計師與工藝師的對話,兩代工藝創作人的分享激盪,以及不同領域工藝創作人間的惺惺相惜,每一組故事都非常精彩生動。我們希望,透過傾聽生活與工藝的美好交會經驗,讓大家願意慢下腳步,靜心經營生活,也許就從一只茶杯和一條手染絲巾開始,關注珍惜從臺灣土地生長出來的工藝好物,也就是支持鼓勵背後默默用心耕耘的工藝創作人及整個產業鏈,這也將是臺灣走出自己的美學風格,重新在世界找到立足點的重要力量所在。(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以上為節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