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 漢寶德談建築》;漢寶德《認識建築》

我們這一代比漢寶德先生那一代更"當心"照片的來源說明。
所以,今天介紹的"237 烙印台灣的建築師匠— 紀念漢寶德先生 羅時瑋, 黃健敏, 李肇修 2018-08-19" 是第2版,每張照片都有出處。
比較:
最近,關西機場受颱風重挫。
漢寶德《認識建築》2007,p.42 是皮亞諾設計的關西機場的旅客中心。
我起初以為漢先生怎這樣博覽建築物?
後來發現它取自CNN......
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was completed in 1994.Gilbert Dennis/ViewPictures


認識建築
  • ISBN13:9789867034526
  • 出版社:藝術家
  • 作者:漢寶德
  • 裝訂/頁數:平裝/190頁
  •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 版次:2007;2  出版日:2014/03/01
  • 內容簡介
    寫給大家的【建築書房】,放眼中外古今建築思維與想像
    由國內建築學者漢寶德執筆,為讀者砌造的認識建築入門
      在國內的建築書寫中,能游走於論理與散文之間,而讓建築的理論深度與生活味浸透於文字中的,非建築家與學者漢寶德莫屬。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的漢寶德,早年曾主持《百葉窗》、《建築雙月刊》、《境與象》等建築雜誌,歷任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與主任、中興大學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等職務;在建築實案外,亦從人文思考與建築美學的融合出發,寫作包括《漢寶德談美》、《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為建築看相》、《漢寶德談建築》、《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等二十多本著述與數十篇學術論文,為國內少數具深厚實務經歷、學理涵養與文化深度的建築學者之一。
      漢寶德於國內建築界的導師地位,使他足以成為談建築教育的首要人選。《認識建築》即是漢寶德以一貫簡素俐落的文字,為初見建築之美的一般讀者砌造的一段認識建築的引述台階。作為以「讓建築走向大眾」為目標的【建築書房】系列著作之一,本書從建築的要素、與文化的關係、容貌、結構、功能、造型至空間,以分為十章的陳述逐步將實用意義上的「建築物」,引渡為文化視角中的「建築」,以淺白的文字締構起建築作為一門學理領域的科學、文化與藝術面向,為漢寶德在建築文章選集之外,針對一般讀者撰寫的系統性建築述介。
      「建築是空間的藝術。」唯有讀至本書末章,進入建築在實與虛之間的邏輯與美學辯證,我們彷彿才得以掌握建築這門學問自建立以來以實用和抽象之爭為主軸的歷史,也才得以了解漢寶德架築在科學與藝術價值之並呈上的建築觀,和他據此規劃的建築教育藍圖。











漢寶德談建築(YT1512)
Han Pao-The on Architecture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建築、雕塑

叢書系列:藝術家

作者:漢寶德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15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24頁

ISBN:9867487265



作者序內文摘錄







▼ 作者序



序──我對建築的心路歷程(摘錄)


黃健敏老弟建議我把過去發表的一些文章,整理出來陸續出版。對於這樣的建議,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那麼多年前寫的文章,究竟有沒有出版的價值?他對我的懷疑不以為然。他覺得那些文章反映了歷年來我對建築的看法,或對社會、文化的觀察,對於關心建築的朋友有一定的價值。因此我拜託他代為收集、編排。在藝術家出版社的協助下,很快就編出來了。


這個集子所包含的文章跨越卅年,幾乎可以視為我的心路歷程。經整理後,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築與傳統」,記錄了我在古建築維護上的一些想法與做法。這些文章較早的是卅年前寫出來的,當時文建會尚沒有成立,文化資產法尚未存在。我為了鼓吹古蹟維護,在報紙的副刊上寫些東西,介紹傳統建築,傳播保存的觀念。比較晚的也在修彰化孔廟之後,維護古蹟的風氣漸開,是討論些實物為大家所誤解的觀念。這幾篇文章可以視為台灣古蹟維護,前文建會時期的紀錄。卅年來,古蹟維護已成顯學,政府設官立法,執行保存任務,與當年我的想法方向一致,有些觀念卻未必相同,比較一下應該是有幫助的。


第二部分是「博物館建築」。這幾篇文章都是近幾年在報紙副刊上發表的,參觀博物館的感懷,順便表達了我對博物館建築的一些看法。並沒有什麼系統。只有最後一篇〈台灣博物館往哪裡去?〉,代表我對博物館未來的看法及對當前政府措施的一些憂慮。


第三部分主要是近年來發表在報端的一些短評,但是最重要的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那一篇。這篇文章是我在「後現代」開始流行的時候,所做的一個演講的紀錄,剖析了時代背景對建築風潮轉變的影響。我敢很負責任地說,在我接觸到的建築出版物上,也沒有看到為此對比於現代分析後現代的文章。這是我獨到的看法,希望讀者們特別留意。因為時代轉變得很快,「後現代」已在無聲息中消失了。我們「當下」的建築屬於什麼建築呢?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這些短評是我個人的感想,供大家參考。


在第三部分中,健敏為我收了兩篇近卅年前在《境與象》雜誌所寫的文章,都是討論建築造形的。當時我在東海建築系教書,常與學生談到一些造形理論。談得多了,就會比較有系統地寫下來,供同學們課外參考。在那個時代,外國建築雜誌上也時有類似的文章,可是在今天,已不作興談這些基本理論了。其實這類理論討論是很基本的,應該有助於建築的思考才是。


健敏把〈知識分子的建築觀〉放在篇首,是因為題目的氣魄很大。在當時,我有感於建築界只關心實務,對於建築師的文化責任一無所知。我把建築家的任務分為社會的使命與文化的使命,在這篇文章所談的是文化的部分。卅多年前,我看到的建築家的文化使命,是傳統的承續。今天的年輕朋友已經很少談這樣嚴肅的問題了。政治環境的改變,台灣的年輕建築家所思考的,應該是本土風格的建立。可是我認為傳統,不論是大中國的傳統,還是本土的傳統,仍應該是具有文化使命感的建築家所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漢寶德

2004年夏於台北

作者序內文摘錄

沒有留言: